每天早上我去上班的时候,妹妹都会在门口站着对我说一句:“妈妈,你晚上下班早点回来。”我也会如实的告诉她,今天是星期三,下班后会加班一小时。”或者“今天星期四不用加班,我6:00就下班了。”长此以往,我们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即使他知道今天星期三或者星期四,也知道今天会回来的早或者回来的晚。但是依然会在门口说一句“晚上早点回来”。我知道他只是想跟我多说一句话,想让我知道:不管星期几,我都希望你能早点回来陪我。我也会很准确的回答她回来的时间。因为,我回答她了,她才会得到安慰。

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突然出门去上班,孩子会觉得像面对世界末日一般紧张害怕。大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让孩子感到痛苦而内疚,所以会否认孩子的痛苦,从而让自己感觉安心一些。
其实大人可以大大方方的离开,只要保持冷静,坚定,乐观,孩子就会感到安全。一定不能偷偷的溜出去,那会让孩子感到恐慌而没有安全感,甚至不再相信大人说的话。家长先认可孩子的感受,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用平静的而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不想让我去上班,你很难过,对吗?不要担心,我晚上下班了会早点回来的。”这时候大人尽量告诉孩子准确的回家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也能加强孩子对时间观念。

大人有时候也会感到悲伤,虽然我们和孩子感到难过的事情不同,但是这不表示他们的感觉就不如我们这么强烈。孩子不会伪装,他们的情绪时刻都表露在外,随着年龄的长大,孩子会慢慢的观察自己,然后感受自己的情绪,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去引导他,去接纳他们的情绪,去包容他们的感受。孩子也会慢慢学会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