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财云传媒中心 金财云平台
有人说,越来越多有一技之长的人,开始脱离传统的全职雇佣体制,以个人品牌为企业提供服务。这些人才从固定的岗位中解放出来,转而服务多家企业,赚取更高收入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
Freelancer(自由职业者)是全球趋势,中国也概莫能外。我们认为,自由职业者是另一个概念,跟当前背景下基于组织之间合作的“共享员工”完全不同。个人的碎片化时间价值化,重点其实不在雇主的协调与安排,而在个人的自我主张。
想做自由职业者的人,绝对不是被老板“共享”出去的。所以我认为,“共享员工”在业务淡旺季分明的行业之间、在同一家公司控制的不同关联公司之间,会继续存在,但很难成为用工新常态。
而人力资源公司在这类“共享员工”的服务中,能做的主要还是基础的薪酬财税结算服务。当然,如果人力公司手头有充足的人员可以调配,那又回到了人力外包服务的范畴。
据数据显示,白领人群中的很多岗位从业者,诸如设计、摄影、编程、剪辑、知识付费讲师等等,疫情期间不受影响。
一方面,这些岗位所涉及的大多属于在线产业,另一方面,这些从业者的技能在灵活用工平台很容易找到工作。
这一现象或许会给很多职场白领一些启示,是否多一份技能,能够在特殊时期多一份保障。
灵活用工行业走向何方?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灵活用工”商标的企业一共有120家。
2000年以前成立的有2家,2001~2005年成立的有5家,2006~2010年成立的有3家,2011~2015年成立的有8家,2016年~2020年成立激增到了69家。
目前,在国内有近30个行业中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这些行业包括自媒体、视频、医疗、教育、法务、旅游、研发、广告设计、翻译、保险、传媒等。
这些行业中,这些群体全都是灵活用工的场景,如直播网红、自媒体大V等等。
大家从方方面面都可以体会到,未来很多企业会慢慢变成灵活用工,比如研发、设计、文案策划等。
很多企业其实都已经在使用灵活用工模式,都是以项目制在运行。
疫情事件,会推动灵活用工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拐点吗?
当然会。据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平台报名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62%,新增注册用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1%。
无论是企业主对于用人模式的态度转变,还是从业者对于灵活用工的意识提升,对于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都有正面的推动意义。
纵观行业全局,标准化程度高、劳动密集型的岗位仍然是我国灵活用工行业的主流。
但是随着年轻群体的从业意识转变,第三方平台的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型岗位或将成为灵活用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政策层面来说,2月7日人社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意见指出,鼓励企业灵活安排工作时间,鼓励符合规定的复工企业实施灵活用工措施。
灵活用工行业的未来,由政府政策规范、企业合规操作、从业者意识和技能的提升、第三方平台保障这四重因素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