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唐诗三百首》032: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

今天,小楼要精读一首非常牛叉的诗,它出自一个不怎么出名但却非常牛叉的唐朝诗人。

这位唐朝诗人有多牛叉呢?

此人曾是韩愈的食客,但呆了一阵后,不惯寄人篱下的生活,于是拿了韩愈的钱走了,还说,这是韩愈吹捧死人得来的钱,还不如给他作生活费。当时,韩愈经常给人写墓志铭,这样的文章,死者为大,不免有吹捧的地方,不想,这位牛叉的食客竟然看不顾,还理直气壮地拿走了他的钱。

拿走别人辛苦赚来的钱,还能说得理直气壮,你说牛叉不牛叉。

当然,最牛叉的是,他的名字就叫刘叉。


 刘叉       

《唐才子传》记载,刘叉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虽然改志从学了,但刘叉并没有像传统文人那样出仕求官,而是依然过着浪荡天涯的生活。

尚义任侠,还背负命案,这就注定他的诗跟文人士大夫的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精读一首他最牛叉的诗。

偶书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

通释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长在日出的东方。《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每当太阳升起,一天依始,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

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

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磨损:一作"磨尽"。

我一个草野之人,看到这世间有那么多不平之事,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侠气的诗,此诗诗粗犷,用语质朴,全诗读来,就像一个侠客在倾吐胸中块垒。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这一联里,扶桑用典,但也是一个诗中常见的典故,下联将人间万事比喻成毛,这个比喻也不新鲜,两句脱口而出,不做修饰,不求新奇,就像一个心直口快的侠客口吐肺腑之言。

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历来最为人称道就是这最后一句,这一句,诗人将自己内心无形的正义感比喻成有形的刀,让难以言说的内在情绪变成真实可感的视觉形象,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

然而,这样新奇的比喻,却丝毫没有刻意求新之感,刀是侠客身边的寻常之物,也是侠客身份的象征,用刀来比喻正义感,是再自然贴切不过的。

磨损胸中万古刀。有两层含义。

一是见不平之事,奋起相抗,不平之事太多,故而胸中万古的正义之刀受到磨损。

二是世间不平之事实在太多,一剑难平天下事,诗人也有无能为力的地时候,眼看着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却无能为力,所以内心的正义感还断受到世事的消磨,对于侠客来说,正义感不会就此消失,但却因此郁结不平之心。

总之,这是一首侠客之诗,最打动人的就是一个诗中侠客对于正义的追求,读之当叩剑击节,纵酒高歌。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296评论 4 29
  • 身为程序员的你,有没有见到过下面的场景? 花了一下午(或一天)在试图解决某个Bug,但是似乎问题很复杂,总是没有思...
    架构师米洛阅读 131评论 0 0
  • 很多名人都经常冥想,比如苹果公司的CEO库克,就曾经告诉释永信他每天冥想半小时。还有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的老大雷...
    亮子wl阅读 617评论 0 0
  • Kotlin中的集合明确区分了可变集合和不可变集合 List<T>只提供了size,get这些只读的方法,Muta...
    yangweigbh阅读 500评论 0 51
  •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忘记题目了,大意是讲人脉都是麻烦出来的。 随着这段时间忙碌的工作,我慢慢的体会到了人脉都是互相麻...
    喜爱文字阅读 3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