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硕士在家啃老:当代大部分家长,正在新手培育着未来的悲剧

1

前几天又被一则新闻让我发现更大的世界。

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天48岁的大卫,上海人,从小学霸,本科同济大学,硕士读的是加拿大滑铁卢的工程硕士。

但自从6年前回国后,就没有工作过,白天睡觉,晚上有游戏,天天宅在家里,靠着82岁的老妈给一点资助苟活。

他老妈,丁婆婆患有尿毒症,每周都要坐很远的公交车去透析。

她劝儿子去工作,他却死活不肯。一个月3500块的退休金,除去2000多的医疗费,再养活儿子,生活可想而知。

找了律师,但就算是胜诉,以此逼迫他工作,要是依然不肯,法院也没办法。

她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而儿子更是说老妈的溺爱毁了他前途,把自己的种种不如意归结到母亲身上。

用了一辈子,把儿子培养成社会精英,竟是如此的结果。

真是让人心酸。

丁阿婆那句“他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2

今年年初,北大留美学生,写了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过度关怀”,并且和父母的关系很差,12年春节不回家。

万字长文里,留学生王猛,讲述了太多太多父母对自己的过度控制,本科毕业,步入社会格格不入。最终出国读研学心理学。

他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过年不回微信,和父母决裂。

父母一直不懂为什么老揪着过去的事情不放。

面对周围亲戚的好奇,他们谎称儿子春节太忙。

而在王猛眼里,对记者的问题“父母只有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就这样不管不顾,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么?”,他只干脆的回了一句:自作自受

为什么?

因为这个家庭的儿子,非常可怜。父母,也很无知。

在当代中国,竟还是绝非少数。

3

我有一个朋友,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母来上海打拼,从给比人洗衣服、磨豆腐开始。十几年过去了,开了两家店也买了房,小日子还不错。

但我这个朋友就不是那样了,也许是带着某种劣根性,生活不检点,什么事都求他人,偶尔还有点小偷小摸。

更有甚者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他理直气壮的说:父母的钱本来就是我的,我还努力干嘛啊?

......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啃老却没有羞耻感呢?

有个年轻人答:

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幸福,生他干嘛?有钱养得起就可以。你孩子成年后出去工作累死累活你很开心?

多可怕。啃老啃出正义感了。

而这种心态,一定事出有因。

大多数家庭并不知道,父母糊里糊涂以为自己每天安心赚钱为孩子付出所有,自己就非常了不起,孩子要懂得感激。

而孩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又无法冲破家庭带来的牢笼。造成了一个双输的家庭。

也许孩子自身有问题。但作为家长,更应该深思的是这种巨婴的成因。

4

父母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包办,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养一个巨婴。

说句难听的,“成年而不自立”的人,似乎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想想以爱的名义说:别的不用管,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孩子长达自然就独立了”......

就造成了,城市里,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没有一个孩子会一夜长大,“巨婴”未来可能成为隐患。

8岁的时候不会系鞋带,20岁的时候该赚钱养活自己了,他却学会了系鞋带。

5

长沙一个29岁的男人,没上初中,跟着父亲做苦力。

嫌累,跑了。学理发,被刁难。当服务员,没力气干。玩具厂、制衣厂——被认为是小偷,被人打......

回到家玩手机,糖尿病的父亲在搬砖,他就在玩手机。父亲一怒之下,把他赶出家门。

于是去告状,告父母不养之罪。

邻居看了说:从小不让他做事,现在不肯做事了。

——和那个海归硕士一样,被从小吃饭喂到嘴边给害了。

6

做家长,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其实那种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

无知孕育无知,痛苦带来痛苦。

后代带着脆弱偏激胆小怕承担自卑等等问题,潜移默化的留给了他的下一代。

8岁时你不让他自己系红领节,18岁时你不让他独自处理麻烦,28岁你还给他钱买名牌、充游戏,就难保他不会48岁依然在啃老。

你喂得了一时,你喂得了他一世吗?

如何打破?很多人已经在尝试了。父母不理解,距离他们远一点,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有了这样的独立能力,他才不会在自己面对社会时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才不会遇到一次小失败就一蹶不振,又逃回父母身边求保护,求圈养。

就像一只老鹰从不教小鹰飞翔,却在成年后不由分说把它推下悬崖。

巨婴不是一天养成的。

老鹰更不是。

是日积月累的培养造成的。

不要亲手培养一个未来的悲剧故事,而且还不自知。

不过不要紧。

不过不要紧。

不过不要紧。

生育率在大幅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阶层固化在加剧。忽略的问题,早晚有爆发的一天。

在痛苦的迭代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孩子,需要付出多少才能逐渐修复自己内心的创口。

我很幸运我能有这样的运气和视野。

只有你愿意放手,这才是给他最好的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