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亲爱的漠子家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以琳,很高兴又在PD故事会相见了。转眼就到8月末了,孩子们都开学了吗?
本周的PD工具卡——教孩子该怎么做,在我看来,这张工具卡表达的意思是最简洁明了的了,就像工具卡上所注释的:教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而使用这张工具卡最关键的是语言背后的态度是否和善而坚定,如果能结合启发式提问那就更好了。
通常,我们的语言习惯是:“孩子,你不可以这样or你不能那样……”有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对孩子说:“你不能这样或那样时。”孩子接收到的往往是“不”后面的那部分信息,相当于把我们不喜欢的这部分信息又强化了一遍。这显然和我们的初衷是背向而驰的。同时,当父母怒气冲冲的说出“不要⋯⋯”的时候,孩子脑海里可能就已经开始抗拒了,产生逆反心理,“我就不听你的”或“我就要去试试看”。该怎么说才能正向引导孩子呢?
夏令营3期的小磊(化名)是个颇具挑战的孩子,小磊读一年级,在学校时常会有出格的言行,因此爸爸妈妈经常会收到老师同学们的投诉,作为父母,非常的苦恼,不知该如何改善小磊的言行。记得小磊妈妈说:“和他说过好多遍了,不可以这样,可是不管用,说了不听,也骂了,也打了,还是不行,太不听话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的确,会有一些难教导的孩子,他们对父母的教导和提醒置若罔闻,他们经常会把父母的好脾气变成坏脾气,让父母变得愤怒、吼叫、甚至动手……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缺乏鼓励的孩子,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着重于解决问题,正向引导是关键,而不是情绪的发泄。挑战行为的背后或许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又或者并非有意为之,又或是权力之争等等。
夏令营第一天中午,刚到营地分配好宿舍,把孩子们都安顿好了,老师们回房间稍作休息,不一会儿,就听到有孩子敲门:“以琳老师,小磊把卫生纸泡到洗水池里了,你快来看看。”我到房间一看,果真,一整卷纸已经泡成满池子白花花的碎纸糜了,下水口也堵塞了。
“这是你泡的吗?”我向站在一旁的小磊核对。
“嗯。”小磊点点头并不抵赖。
“水池是用来洗漱用的,现在堵塞成这样,你要怎么处理?”我继续和善的问他。
“我不知道!”小磊不以为然,并移动脚步想离开卫生间。
“请站住,你需要为这件事负责,请打扫干净,疏通好下水道。”我看着他的眼睛坚定的说。 “太恶心了。”小磊看了看水池有些抗拒。
我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小磊,你需要为这件事负责,请打扫干净,并且疏通好下水道。”小磊看着我,站那迟疑了片刻,问:“那怎么清理啊?”
“你需要先把碎纸全部捞出来,再通下水道。”我告诉他步骤,刚说完小磊便开始清理了,5分钟后,全部清理完毕了。
“小磊,你做到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拍拍他的肩对他说。只见小磊面露不好意思的神情,跑开玩去了。
教孩子该怎么做,就是直接给孩子一个清晰具体的正面语言引导。如果您的孩子也有这样“不听话”的情况,不妨做个小小的改变,把“不语言”转换成“具体化的正面语言”,和善而坚定的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看看事情发展会有什么不一样。
最具挑战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让我们多一些耐心,用爱疗愈他。这期的故事就到这儿了,感谢您的聆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