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AKONOMICS 读后感

FREAKONOMICS 01,作者 Steven d Levitt & Stephen j Dubner.

我们所说的鬼才,大概就像该书的作者一样,看完全书,完全不觉得自己在看一本和经济学有关的书籍。我看完第一二章,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看完第三,四章,依然不明白这些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第五,六章,我觉得好像在读一本育儿的书。

然而合上书,书中那些奇怪的概念和列子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作者提出的问题非常古怪,直到现在都无法相信这是一本经济学的书。所谓化繁为简应该就像该书一样,用无比浅显的列子让我们明白经济学的道理。

《纽约时报杂志》:微观经济学的风头逐渐赶上了宏观经济学;实证派开始胜过规范派;行为经济学家开始质疑“经济人”这一概念;各式各样的青年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研究世俗的课题并借鉴相邻的学科----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乃至神经学----以避免让经济学一味的依赖数学模型。

第一章以教师和运动员的例子,引出经济学的动机:人如何得偿所愿,尤其在其他人欲求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学的三大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道德动机。同时以百吉饼的列子引出了“白领犯罪”这个概念。

第二章以三K党和房产商的例子来说明,所谓的专家只是掌握的信息比你多而已。涉及到心理学的spotlight效应。

第三章以贩毒团伙的开支来告诉大家一条永恒的劳动规则:工作若有太多人愿意做且容易胜任,酬劳通常不高。

第四章 堕胎和犯罪的关联。说真话,我没理解有什么关联。

第五,第六章,父母除了基因影响外,其他特点也会影响孩子。而孩子一旦摆脱了智商上的限制,离开学校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情商更为重要。包括待人处事,责任和爱等各方面,这也决定了孩子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孩子早期的读书是由基因影响的,而后期则是靠教育和环境来影响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921评论 0 19
  • 偶尔打开微博都能碰到公子乔一的更博,注定了我早醒的这几个小时完完整整地少女心度过。 想要把书再看一遍,发现书不在床...
    敢不敢笑一个阅读 1,618评论 0 0
  • 在现实爱情之中,不会有完全的互相喜欢,总有一个付出的要多一点,正是我们总会忽略这一点,所以才会输的那么惨。 ㈠ 我...
    林皖阅读 3,177评论 0 1
  • 关于主旋律 整部片子最关键的点就是徐峥和杜鹃要滚床单那一段,这个给整个影片定基调的情节。要滚成功了,这就是一部欧洲...
    谢晗阅读 1,78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