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 px: 像素, 屏幕中可以显示的最小元素单元.
- dp: 也称为 dip, 设备独立像素(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 - 简单的说, 就是相同的 dp 大小, 在不同大小的屏幕上会呈现不同的像素大小.
- dpi: 每英寸像素点数(dots per Inch). (注意 dpi 和 dip 的区别), 1英寸为2.54厘米.
- density: 像素密度. 计算公式为 dpi/160
- sp: 同 dp 相似, 但还会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偏好来缩放, 总之字体大小都使用 sp, 其余都用 dp.
转换公式
google 官方规定, 以 160 dpi 的屏幕尺寸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 1dp 刚好等于 1px, 此时的屏幕密度也为 1. 这是系统为“中”密度屏幕假设的基线密度. 这里的"中"密度屏幕也就是我们常见的 mdpi (medium). 系统根据使用中屏幕的实际密度按需要以透明方式处理 dp 单位的任何缩放.
dp 单位转换为屏幕像素很简单:
px = dp * (dpi / 160)
例如,在 240 dpi 屏幕上, 1 dp 等于 1.5 px. 在定义应用的 UI 时应始终使用 dp 单位, 以确保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正常显示 UI
屏幕密度分类
Android 将所有屏幕密度分组为六种通用密度:
名称 | 1dp对应px(也就是屏幕密度 density 大小) | dpi |
---|---|---|
低 - ldpi | 0.75 | 120dpi |
中 - mdpi | 1 | 160dpi |
高 - hdpi | 1.5 | 240dpi |
超高 - xhdpi | 2 | 320dpi |
超超高 - xxhdpi | 3 | 480dpi |
超超超高 - xxxhdpi | 4 | 640dpi |
分别对应项目下的 ldpi、mdpi、hdpi、xdpi、xxdpi、xxxdpi 文件夹.
代码获得
// 获得设备的显示信息
DisplayMetrics dm = 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
int dpi = dm.densityDpi; // 屏幕Dpi
int width = dm.widthPixels; // 当前屏幕可用空间的宽(像素)
int height = dm.heightPixels; // 高(像素)
float density = dm.density; // 屏幕密度
float scale = dm.scaledDensity; // 字体缩放比例
// 获得设备的配置信息
Configuration c = getResources().getConfiguration();
int widthDp = c.screenWidthDp; // 当前屏幕可用空间的宽(dp)
int heightDp = c.screenHeightDp; // 高(dp)
int dpi2 = c.densityDpi; // 屏幕Dpi
float fontScale = c.fontScale; // 字体缩放比例
代码转换
// dp -> px
public static int d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p)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dp * scale + 0.5f);
}
// px -> dp
public static int px2d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px / scale + 0.5f);
}
// sp -> px
public static float s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sp)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scaledDensity;
return sp * scale;
}
这里加上 0.5f 是为了将该数字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