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姊妹A的咨询,她对男友B的家庭问题有点焦虑,感觉各项问题处理不好都不想结婚了,希望我能提供意见。
大致情况是:B的父亲C得了癌症,最多能活1年,希望A和B能在C去世前结婚。B和继母D素无往来,但父亲C和继母D婚姻关系良好,C和D育有一个女儿E。父亲C打算在老家给儿子B置办婚房,他出首付,房贷由A和B还。继母D提出婚房要写她的名字,父亲同意了。A的困扰在于婚房有继母D的名字,而贷款由A和B承担,相当于A婚后要帮B的继母D打工30年,故此她宁愿不要男方家出首付,也不想写继母D的名字。但B不敢将A的意思转达给C,因为害怕C生气会加剧病情恶化。因此,当C提出婚房要写继母D的名字时,B同意了。A因为还没结婚,没有资格参与B的家庭讨论,很多事情她干着急也没有用,故来征询我的看法。
由于我从A的表述中并不能完全了解B家的具体情况,不能提出什么有益办法,于是约周末时间和A、B当面讨论。
讨论前,B详细介绍了家庭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目前是父亲C想以B和继母D的名义购房,A和B负责还贷,而A和B不同意房产证有D的名字。我问B为什么他父亲C想要在婚房房产证上写继母D的名字时,B回答C认为D和他是一家人,不希望他去世以后这个家就散了,所以想出的办法就是通过A和B承担房贷,A、B、D、E以及B的奶奶F一起住在这个房子里的办法,将5个人绑在一起。但事实上他们彼此之间有交集只是因为C还在世,C去世后,他和继母D其实没有关联。只是B不想打破C的幻想,让C接受3个家庭不能住在一起的事实,因为C的心中,C的现任老婆D、女儿E、母亲F、儿子B都与他是一家人。
我问道:“就是说你知道应该怎样处理,只是不清楚如何表述才能不伤害父亲的感情对吗?”
B坦诚地回答:“是呀,我总不能这样单刀直入的说,我不想接手权责利不清的房贷,想过清爽日子吧?再说了,父亲C也都是“为我们好”,以至于主动牺牲自己来成全大家,对他说钱都省下来给他们付首付,只给自己留N万元治病。我觉得还不如全部都用来给自己治病,不要留钱付首付呢。”
我先生思忖片刻,道:你们确实不能简单地说房子坚决不能加继母D的名字,因为首付是继母和父亲的共同财产,加D的名字也是合理的,而要从情、理、法三个方面委婉劝说,才能不激怒你父亲。
我笑着说:“你既然知道了父亲的想法,后面就好说了。你可以抽时间探望父亲,在父亲提到购置婚房话题的时候,顺势说:爸爸你为了我们全家不惜牺牲自己实在让我感动,我非常感激你的好意,愿意为我出婚房的首付。如果妹妹将来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也是能帮就帮,毕竟她也是我的亲妹妹(此处省略同父异母)。奶奶是我的亲奶奶,我必然会尽心尽力照料。然后再说,你的初衷非常好,不过为我们购置婚房不一定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俗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也不例外。因为奶奶和妹妹目前都没有赚钱的能力,却可能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支出,如果现在把钱都花在了房贷上,遇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比如奶奶如果生病,钱从哪里出?治还是不治?如果实在缺钱,需要出售房子回笼资金,售房款应该怎么分?可能不论怎么分都会有矛盾,毕竟这套房子住了5个人,产权证上3个人,还贷2个人。我觉得更好的方案就是…………。这样既可以避免矛盾,又对每一个人都好,你觉得呢?”
B很高兴地说,我知道应该怎样处理了,主要是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案,而不是单单说不想接盘房贷,接下来我会抽时间找父亲谈。A说她一开始只觉得让她还贷却房产证写继母的名字不公平,感觉这事解决不了就不想结婚了,没从他父亲的角度考虑,还是你先生的想法周全。我由衷的祝福:“希望下次你们来找我的时候,你们已经结婚了。”
我认为自己一直是一个感情淡漠且说话直接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父亲,居然在解决别人家庭矛盾的时候,还能帮助别人如何委婉表达。这算是我从别人的案例中汲取自己的经验吧。人的心理微妙复杂,如果单知道细节的成因,只能舒缓当下情绪,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辅之以良好的心态,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沟通障碍。男人倾向解决问题,女人喜欢分享情绪。快乐是奖赏,痛苦是成长,愿你每天能像我一样不断从成长中获得奖赏。如果能妥善解决自己生活、工作中的各项问题,顺便能帮别人解决,心情自然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