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智慧 一天领略

文:耳双生

今天一天中连续听了两堂课。

幸运的是,听的还是国学课:一堂是张应杭教授的《儒释道与管理》,一堂是褚良才教授的《易经智慧与应用》。

更为幸运的是,两位授课老师都是潜心在此领域研究了三十多年的教授大牛。举重若轻的讲解与引导,听下来生动有趣、启发醍醐。

内容确实很精彩,但今天留给写作的时间已不多,就不详细展开谈,以后再单开文字。

今天就简单谈谈,听完两位教授课后的一些对比感受。

1、越是做学术,越是不苟同故弄玄虚

两位老师都对一些所谓“大师”名头,言语中极尽调侃。应该说,这才是深入钻研国学经典后的真实脾性。

这些经典本都在传递最共性的道理,都是如何做人,做天地间的那个大写之人。

而那些钻营技术故弄玄虚之辈,本身就是在违背所谓的明德无为见空等属性原则,他们自然会对其不齿。

比如对一些拿着易经当幌子实则敛财的所谓风水大师,教授倒也直言不讳的举例:

有风水大师提出七上八下,所以建议买房不买八楼买七楼。教授立马一溜儿说了七八个成语,撑得对方哑口无言:一穷二白、三长两短、颠三倒四、低三下四、四分五裂、六亲不认、九死一生……你说还能买哪一层?

2、要想做到举重若轻,必先劳其筋骨

两位教授据说都是浙大的名嘴,讲课确实口吐莲花风趣幽默,案例抛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都是发人深省,背后都是用了心力。

再比如提到对老百姓常听到的玄学与易经究竟什么关系的研究清单,教授提到了诸多,如:算命、看风水、养生术、取名、测八字、房中术等,他花了三十年,也没有研究到其中的1/3。可见学问之博大。

3、学问也是融会贯通的

谈到中国文化里,任何一种学问,实际并不是孤立单一的。这个我倒是觉得与西方的学术极为不同。西方就是“数理化”分的很细。哲学就是哲学,历史就是历史,文学就是学学。

可听这两位教授讲课,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归类。

比如提到佛教讲的“空”,引据《西游记》的悟空。由桀骜不驯到归顺师傅,转折就在寻到自己的那个“空”,悟空才是寓意。这就是讲起了文学,从文学贯通佛学。

比如讲到道家的法自然,提到红楼梦的黛玉葬花的反自然,也是文学作品里讲哲学。还有从胡雪岩经商和珅为官等讲到阴阳平衡之法。

不一一列举了,眼看也到了24点。今天这短短一天,浓缩千年智慧。期待这两天在家,将老师讲的占卦的小技巧试用一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标1)数据约束2)数据库设计(表约束)3)存储过程4)触发器5)mysql权限问题 1.SQL语句分类: DDL...
    廖马儿阅读 270评论 0 0
  • 并发包锁结构 Lock Lock是一个接口,定义了锁获取和释放的基本操作。 AbstractQueuedSynch...
    破晓追风阅读 3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