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开始对于民谣的认识,仅限于对张玮玮的《米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民谣这个令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对于我这么一个不怎么讨厌看书的青年来说,那时我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来源于书本。
最开始听《米店》,也是因为看了独木舟的书,她在书中写到了她去过的城市,住过的旅店,和她那爱过之后不能忘怀的人。
她写她在北京的一个傍晚,独自在楼下彷徨,打算绕钟楼与鼓楼一圈之后就回青旅。在街头看见一个抱着吉他的男生,嘴里哼唱着李志的歌。
这里的鼓楼也是宋冬野的歌里提到的那个“夜晚时间匆匆”的鼓楼。
北京承载了太多太多文艺青年的梦想。有多少人,背井离乡,带着行李和一无所有的自己,来到北京开始北漂。单亚辉的一首《北有京》不知触动了多少北漂人的泪点,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么唱的:“可为了梦想谁能停止奔波,那些断了的船桨还能否划回家乡。”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对文艺青年的定义似乎带了一点贬义,矫情,不合群,身无分文却要做着心拥天下的梦,等等……
可这一切,或许都只是源于对某些事物的热爱。
像我这样生在大西北的孩子来说,我对北京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在民谣中,有许多东西,和诗歌中的东西其实是相通的。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著名诗人,他写下了让他一生都引以为傲的作品——《当你老了》。他从1889年就结识并爱上了茅德·冈小姐,可是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一直以来的爱也没有被接受。
他的爱让他尝尽爱情的酸甜苦辣,写出了这么多著名的诗歌,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是人们把诗集带回家时,也没人会记得,当年的诗人是如何绝望,在爱情的追求里孤独终老。
现在仔细想想,那大概就是真的绝望。再听听宋冬野的《董小姐》里那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有勇气去爱,却又不一定能爱上对的人,这大概也是蛮绝望的事。
但是无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有些事情你依旧无法改变。每一缕光影,每一场遇见,都需要存在的理由,那些都是永不再来的好时光。
我会一直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