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好像住着三个型号不同的炸药包。
我们开口说话的腔调一般是这样的,“你没长眼睛吗”、“这是哪个把米掉在地上的”、“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叫你不要抽烟,不抽烟能死呀”、“你凭什么说我,你比我好到哪儿去”、“你除了睡懒觉,你还能干什么”......。
我们的吃饭场景一般是这样的,一边吃饭,一边唇枪舌剑,吃着吃着就有人生气的“罢吃”,撂下筷子走人,留下另外的人干瞪眼。
我想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家庭建设,父子俩异口同声嘲笑我“学的什么破理论,娱乐你自己吧,还搞什么家庭建设”。
既然正面说教行不通,何不来个“润物细无声”。
其实,我们的行为不过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导致的状况,既然学了那么多理论,何不拿过来“小试牛刀”,从我自己开始实践,然后慢慢影响他们。
说做就做,先给自己立下三条行动准则则:
第一条,改变自己的心态,理解他们抱怨背后的动机。
第二条,不用抱怨方式回应他们的抱怨。
第三条,明确布置任务,不讲空话和废话。
我是比较喜欢赖床的。以前,孩子他爸起来烧早饭,烧好以后喊我三五遍,我有时候还赖在被窝里说“再躺一会”。他是个急性子,一般喊到第三遍,火星子就开始啪啪响,后面就要添加形容词了,而我是最讨厌他的形容词的,所以,我们的战火总是这样连绵不断的经常性上演。
现在,我既然立下行动准则,那就要改变呀。他早起烧饭,就已经为我付出了,我没有对他进行语言奖赏,起码要配合他的行动,及时起来吃早饭,而不是硬拖到他的急性子爆发。所以,如今他每次烧好早饭喊我时,我会立即回应他,并马上跳下床,梳洗完毕马上进厨房吃早饭。
用幽默回应抱怨。有一天,我在厨房用锅到龙头上接水放到灶上去烧,水装多了,我的手没有端好,水泼到了地上,孩子他爸一边急忙拿拖把来拖地,一边用他一贯的腔调训斥我“你能做出什么好事”。换在以往,我一定毫不客气高声把他怼回去“你有什么了不起”。这一次,我笑着调侃他“能不能换一句新鲜的”,他听完我的回答,也忍不住笑了,又补了一句“不会,就会这一句”。
我在吃饭时,给大家立了一个规矩,吃饭时不进行讨论,饭后时间是家庭辩论赛的时间。
刚开始,我自己也经常性犯规,因为,以前的饭桌辩论赛大多是我发起的,我喜欢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儿子又特别喜欢辩论,所以,我们的饭桌大战有我很大的“功劳”。现在,我尽量克制自己不讲话,有时,儿子起个话题,我说了几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准则,赶紧打住话头,不再发表自己的“高见”,儿子见我不接话,也会停止深入探讨问题。
为了让儿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吃饭时,我问儿子,“你是家庭的一分子,应该给家庭做点贡献吧,今天你洗碗怎么样”,问过他以后,不做任何多余的评判和废话。同时,我要提防勤劳的“老黄牛”和“小黄牛”帮他干活,我分别对孩子他爸和儿媳妇提出告诫,请你们今天不要洗碗,让儿子洗,也请你们不要评论。儿子看此情形,没啥退路,爽快答应了这份工作。
这个计划实施了一个月多月,家里的氛围改变了很多,三个炸药包好久没有在家庭上空爆炸,每个人说话的语调下降了八度,做事的节奏比以前略有进步,对于这个小成效,心有窃喜,不过需要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