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多数父母不是夸赞自己的孩子,而是总是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对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担心。
记得在大学里学习胚胎学时,知道了一个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存活已是很不容易,一路披荆斩棘发育成一个健康的个体更是不容易,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畸形、疾病,所以那时大家都说将来能生个健康的宝宝就满足了。学业结束,结婚之后,在孩子出生之前,大多是父母可能也是这样想的,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了。然而,孩子出生后,好像一切就变了,烦恼就此开始了。
孩子出生之后,确定孩子四肢健全,五官端正,哭声正常,父母开始有了新的想法,眼睛怎么不够大,为什么不是双眼皮,头发不浓密,皮肤为什么没有那么白皙,睡觉怎么不如别人家孩子踏实。好了,孩子要带回家养了,又有新的烦恼了。别人家的孩子10个月就会站立走路,我家孩子1岁多了还不会走,别人家的孩子1岁就会说话了,我家孩子2岁半还不没开口讲话,人家的孩子已经会数数了,我家孩子啥也不会。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更是各种担心。担心孩子穿薄了厚了,会不会好好吃饭,和小朋友再一起能不能合得来,老师喜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孩子太活泼好动,担心摔着碰着,更担心是不是多动症,孩子太安静了,又担心是不是生病了。看到别人家孩子报了各种特长班,想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随着去报班,周末带着孩子穿梭在各种特长班。要上小学了,担心普通学校考不上好的中学,于是想尽办法进名校。
上了学之后,更多的烦恼接踵而至。开始烦恼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烦恼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烦恼孩子不好好吃饭,烦恼孩子学习不够主动,烦恼孩子发育太早或太晚,烦恼孩子运动少体质差,烦恼不去补课被同学落下。到了孩子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长烦恼孩子不乖不听话,孩子乖顺家长烦恼孩子太听话没主见,孩子自觉学习家长烦恼缺少户外运动影响身体,孩子爱玩家长烦恼影响学业升不了学,孩子胖了烦恼形象不好,孩子瘦了又烦恼抵抗力差会生病,孩子成绩好还家长烦恼怕考不上名校,孩子成绩差烦恼怕考不上大学,终于上大学了,新的烦恼又来了。
孩子离开家到外地上学家长烦恼孩子自理能力还不够好,担心孩子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衣服自己会不会洗,和同学关系好不好,女孩子家长担心孩子不要上当受骗,男孩子家长担心孩子不要学坏,要毕业了开始烦恼能不能找到好工作,毕业前谈恋爱怕影响学业,毕业后不谈朋友怕孩子成剩男剩女。孩子结了婚生了第三代担心没人带孩子,总之,父母的烦恼似乎从来都没有少过。
写到这里,可以看到父母的生活里都是孩子,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这样孩子就感恩了吗?就乖顺了吗?就自觉了吗?然而,好像现实常常是适得其反,孩子嫌弃父母太唠叨,管束太多,恨不得早早的逃脱。
记得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担心是一种诅咒”。意思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它就会如你所相信的去实现你相信的。一个母亲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他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题,那么这个相信就是一个“祝福”,而她的孩子也会因着这样的祝福而蒙福的。相反的,如果一个母亲总是觉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会照顾自己,一定会吃亏上当的,那么这个担心很可能就成了诅咒,以后你的孩子果然就会如你之前所担心的那样,总是出状况令你担心。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才能幸福成长,如果父母经常处于烦恼担心的情绪中,很难营造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孩子更不会快乐,对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学习和生活索然无味,哪还会有什么兴趣。所以,父母们,别忘了我们的初衷。爱孩子,就去欣赏孩子,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盯着缺点不放;爱孩子,就是要祝福孩子,而不是担心孩子;爱孩子,就用行为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语言刺激孩子;爱孩子,就把自己经营好,成为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