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作为普通人,有时听劝都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作为一个起于市井,为人无行颇似无赖,嬉笑怒骂皆为性情,卓荦不羁的及至九五之尊的刘邦,他之所以能成大事,在于他有“听劝”的胸襟---知错改错、识人善用、反思自省的大气格局。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评价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听劝”一:知错改错
刘邦讨厌儒生,郦食其第一次见刘邦时,刘邦很是不屑,作出不敬的行为。郦食其问他是想邦秦打诸侯还是率诸侯灭秦,刘邦破口大骂。郦食其说:“你若是真心讨伐暴秦,应该礼贤下士,收拢民心,但看你对待长者的傲慢的态度,哪有一点真心抗秦的样子呢?”刘邦一听,猛地醒悟,觉得自己有点过头了。马下穿戴整齐扶郦食其坐下、备下酒菜,并一个劲地为刚才的态度道歉。
此后,让刘邦没有任何思想顾虑的人,终其一生唯郦食其而已。
公元前207年,如若不是听了张良的劝阻没去攻打武关而掉头围攻宛城,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中。
在刘邦率军进入咸阳,被宫里的富丽堂皇惊得瞠目结舌,一头扎进深宫不见踪影。此时樊哙拉上张良一起找到刘邦,张良问他:“以秦之强大,却骤然灭亡,而你能以布衣之身躺在咸阳宫,这是为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邦打了一个冷战。张良的话让意识到自己差点酿成大错,急忙向张良道歉。然后立刻出宫封闭宫室,安抚城内百姓,严禁士卒趁火打劫。等咸阳城内平静,生活秩序回归正常,当其率军撤出咸阳回驻霸上时,受到百姓箪食壶浆,夹道送迎。
良言一句值千金,作为普通人,有时犯了错,都不一定能知错改错,能把别人的建议当回事;但刘邦却能做到从善如流,字字入耳,句句入心。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若固执地否定别人的诤言、劝诫,就会失去许多改正的机会。
“听劝”二:识人善用
在韩信投奔汉营,只做了一个普通小吏,还被指控犯未法送上刑场时,他的一声怒吼让夏侯婴注意到了他并放了他。在结识萧何后,萧何把他推荐给刘邦,并拜其为大将军。一个无名小卒被推上高位,这也证明了刘邦识人善用的魄力。
彭城一战后,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父亲及妻子都被俘,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他面对现实听张良之劝:争取英布,联盟彭越,重用韩信。并做了一个气魄的决定,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作为奖赏,寻找能够与其一起打天下的人。公元前202年,刘邦兑现了诺言,下诏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刘邦除了识人善用,还任人唯贤。 刘邦称帝后,对于定都一直未拿定主意。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出现,终结了关于定都何地的争论。作为底层的戍卒娄敬,不要说给皇帝提建议,就是想见皇帝一面就比登天还难。但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定都长安,娄敬也因此改写了命运,被赐姓刘。(后来白登山之围,高祖如若听从刘敬的建议也不至于在漫天风雪的北国酷寒中被困七天之久,这是后话)。
“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刘邦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让他能很“听劝”地识人善用,准确地识别和任用人才。
一人之力有穷尽,揪着他人的问题不放,只会把贵人越推越远,再没有谁帮自己搭桥铺路。
“听劝”三: 反思自省
刘邦称帝这一年已是五十四岁,在洛阳南宫摆下宴席,与群臣追忆往昔:
“我为何能夺天下,项羽又为何会失天下?”群臣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最后,刘邦自省反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比不上张良;安抚百姓,安邦治国,我不如萧何;统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自己手下能人无数,我做到用人不疑,这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一个智谋高参,都做不到完全信任,岂有不败之理。”
陈寿在《帝王世纪•汉高祖论》谈到刘邦能问鼎天下的原因之一,在于他能聚天下英雄。“羁勒英雄,鞭驱天下;或以威服,或以徳致,或以义成,或以权断。”
李斯的《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一个人能修得多少气量,就能赢得多少人心。
纵览刘邦荡气回肠的崛起生涯中,有苦困和艰难的狼狈不堪经历,是天堑渡过去就是垫脚石。登顶之路,命运布危局、设险关,不会允许一个人轻易抵达山巅。刘邦用他的“听劝”贯穿其一生,能知错改错、会识人善用、常反思自省的胸襟,最后用七年的时间成就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