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IXDC)大会,大会演讲图文报道来啦~~

国家会议中心一楼签到台处打出“Hi,Designers!”的标语,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界精英们齐聚北京,一起参与这场一年一度的设计盛宴。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2017年的用户体验设计大会。

2017年,我们大家会有一个新的主题,是《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文化服务和价值,在2017年我们将会关注文化·服务·价值,重新定义用户体验。

希望我们能够借此机,去重新定义和探索关于设计价值以及用户体验当中,更加新的技术、文化以及生态。设计如何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去重新定义用户体验。

现在进行的是本次会议最盛大隆重的环节——大会演讲。12位来自全球的体验设计行业专家,将在IXDC的舞台上分享目前最新、最具话题性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精彩不容错过!

首先我们邀请Alex Schleifer(Airbnb,设计副总裁)。

Alex Schleifer:

我是airbnb的设计总监,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一个主题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又如何通过创新来利其器的呢?

我们要求整个Airbnb中国的创意团队,必须要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就要有创意的理念,要把设计过程进行创意化。

这个创意包含五大块儿的内容,我一一跟大家来进行分享。

第一大领域:DLS(设计语言系统)

我们进行设计,必须要有一个设计的体系,是我们建立起Airbnb所有的顾客体验的核心。在全球我们拥有非常庞大,多达200多位的设计师,所以要设计出一个代码,大家才能够更快地设计、更快地行动,产品开发人员和工程师来说也很好理解。

而且我们有一个工具库,全球每一个分公司、每一个设计工作室都能够使用这套系统,所有的工具都随时随地能够使用。

第二大领域:内部语言系统工具

所有设计师和其他人员,能够借助这个工具理解每一个工具,虽然说我们看图能够胜过千言万语,但是如果能够有一套语言系统去解答、解释、翻译的话,是不是很简单。

第三大领域:AirJet

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跨部门、跨团队进行合作,是面临着一些挑战的。有时候我们要让别人来看一个大的文件,怎么传输?等你接收到的时候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AirJet能够让我们在全球的范畴内跨越部门、跨越公司,随时下载一个文件(不管它有多大),而且不管他是哪个设计师,只要他上传这个系统,就可以随时直截了当地作为设计的工具。

第四大领域:代码系统

对于很多人来说,代码本身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把这个Debug的过程进行可视化,然后拿到这个结果,然后又能进行互动,通过这个过程检查到所有你需要的工具,对于你感兴趣的工具随时进行抓取,有了这样的抓取工具以后再进行下载数据,你可以加上你的图表、照片等等,这是非常方便的。

第五大领域:Lottie

这是一个非常美的动画引擎,因为在Airbnb里面,我们有很多的动画,每一个动画都含有很多的字节,哪怕一个PNG或者GIF的格式,都含有4MB这么多的字节,如何简单地、直接地用数据库直接接上去,能够接到我们的数据?我们开发了Lottie,有了Lottie以后,你就可以直接跟动画家们一起来使用他们所有的动画工具,这样的话你要做代码就太简单了。

对我们来说共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分享就无法取得成功。正像Airbnb这样的公司,我们所做的一个理念就是让人们把他们的家来进行分享,所以在我们的设计当中,我们也是这样分享,分享使得我们更加成功。

主持人:下面有请摩拜单车的产品设计总监刘尧先生。

刘尧:

去年,作为UBER其中的一位产品设计师,我也来到了现场。今年作为大会演讲者中的新人,我也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摩拜是怎么做产品和设计的,也想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们是如何通过设计来促进人与城市的连接。

在共享单车的行业里面有很多之前参与过网约车行业的前同事和同行们,大家可能会想是不是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三点是比较类似的:

第一点:创新。

这两个行业都是通过创新(可能是产品创新、运营创新)来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比如说网约车所解决的是之前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我们很难打到车,或者说遇到司机拒载的问题。共享单车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公共自行车,因为它们有桩,所以我在借车和还车的时候都非常不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共享单车也解决了私家自行车容易被窃的问题。

第二点:从线上发起请求,用户在线下完成需求。

对于摩拜来讲,我们通过扫码开锁,在线上完成这个请求,通过线下的骑行来达到我们的需求。其实线下骑行是这个体验很多环节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块儿。

骑行体验里面包括的是这辆车好不好骑,这辆车是否有故障。对于共享单车来讲,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环节,需要有大量的运营人员,每天在大街上根据用户所上报的故障,去找到这些故障车,把这些故障车拉到维修点。

第三点:重要的供需关系。

从宏观一点的角度来看,一个健康的供需关系应该是在一个平台上所有单车的效率都被最大化,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去调度这些在需求比较低的地点的车辆,把它们转移到需求点高的地方。

随着共享单车这个行业的成熟,我们也需要去开始考虑,用一些有创意的思维去考虑接下来共享单车这个行业应该怎样去演变,以及它在社会中的一些角色,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挑战自己、问自己,摩拜能够为城市带来什么呢?

第一点:能够缓解城市的道路拥堵,倡导大家去率类出行。

第二点:促进人对城市的探索。

第三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从摩拜投入运营到现在,我们的APP还是主要停留在扫码开锁的工具阶段,很自然地我们就会去想,当有这么多的用户每天去使用我们的App的时候,我们能够去做一些什么,然后给这些用户带来一些附加价值呢?我们应该如何去打造一款用户喜爱的产品呢?

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提高核心体验,挖掘潜在需求。

第二点: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于用户建立情感。

第三点:敢于失败。

红包车是摩拜的产品团队挖掘出来的一个潜在的需求,因为我们每天都有大量的车需要去调度。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过用户来参与到调度的环节呢?

其实有的时候用户的反响和我们所期待的还是不太一样的。在微博上其实我们看到了很多用户在描述,当他们把各种各样的车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面解救出来放到大街上看到别人骑走的时候,他们心里是有喜悦感和成就感的。所以这就是一个开始和用户建立情感的这么一个环节了。

当我看到了这些反馈之后,我其实觉得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做到的不仅是做好一个设计,或者说为这个产品的结果负责,甚至是为这个公司的发展、业务负责,我们肩上所承担的还有社会的一些责任和义务。

我觉得只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真正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我们做出来的产品一定是能够使用户受益、城市受益,甚至使这个社会受益的产品。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张晶华,她是Google 美国总部,VR&AR 用户体验研究资深研究员;团队负责人。演讲的主题是《以人为本 Google Daydream 的虚拟现实设计思考》。

张晶华:

我是去年1月份重新回到Google,专门负责Google的VR和AR的用户体验研究团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面,我作为一个用户研究团队的带头人,我们主要考虑在虚拟现实中用户的需求是怎么样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逐渐理解并发展了我们的虚拟现实用户研究的四个层次。

我们根据它的框架我们在上面进行了一步的改善。

它有四个基本层次,我会从底层慢慢讲到上面。

层次一:舒适。

基本过程大家都理解,虚拟现实中用户是不是舒适,他会不会有晕眩或者恶心的这些症状,因为毕竟不是我们的现场感,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拟的,都是通过影像的不同叠加在你面前显示出来的虚拟情况。人们在这个虚拟的情况里会不会有舒适的感觉。

层次二:沉浸感。

如果我在这个环境里,我会觉得这个环境很合理吗?比方说我能不能觉得这是一个平面,能不能在这个平面上感觉自由和安全地走动或者说我有什么其它的不适感吗?这属于一个沉浸的效果。

层次三:有用。

这个需求现实的应用对我到底有没有用,如果我戴上一个头显,看不到其它的情况,我只能沉浸在这个世界里,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呢?我通过手机可以看到很多信息,我为什么要给自己戴上这个头显做这件事情。

层次四:愉悦感。

我们讨论的就是说它到底有什么样的愉悦感。虚拟现实作为一个媒介来说,它和普通的电脑界面的操作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在这个环境下用户会感到更高愉悦感。

所有的虚拟现实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作为Google用户研究团队来说,我们其实才仅仅做到了了解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做了大量的访谈,总结出了七个不同的情景,这七个情景是虚拟现实里面用户觉得最优价值的。

情景一:身临其境的游戏。

这个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想象一下,你可以真的做切西瓜的游戏,互动宝剑或者刀是一种什么感觉。

情景二:私人影院。

想象一下你已经不用去电影院,你可以在家里面戴着头显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屏幕,而且这个影院只为你一个人服务,你不用担心会妨碍其他人。

带我去那里(我可以去月球,可以去带海底、宇宙),我可以去不同的地方。

把我们连在一起,不仅仅是说你们两个人同时在这个环境,而是可以重温过去美丽的记忆,想象一下,如果这个虚拟现实环境,比如在初恋的情况,在校园的情况,都可以非常真实的显现在我们面前。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创造,像刚才提到过的建筑师的例子。触手可及的专业服务,我们已经听说过了,比方看房服务或者是其它的专业服务。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小鱼在家合伙人和产品顾问,前苹果设计总监Don Lindsay《设计方法:来自苹果的经验》。

Don Lindsay: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设计方法,如何使用设计方法去更好的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来自苹果的经验,这样大家能更好的了解,从苹果这边我们能够借鉴和学习什么。

我在1994年加入苹果,在苹果我觉得最佳的工作福利就是和乔帮主一起工作。每天在这些大咖身边,学到的不仅仅只是设计而已,还包括品牌力、领导力、多种多样的管理经验等等。

乔帮主有很多名言,我觉得非常非常有趣的一条名言:需要有诱人的感觉。

Licked它的英文原意就是舔,就像你们今天说的,看到很多小鲜肉的照片、看到超级多美女的照片舔屏的意思,所以好的产品设计需要有诱人的感觉,就是舔屏的意思。

乔帮主曾经离开苹果,他再回来的时候是1996年,那时候出现了MacOS,他说“不要灰色的盒子”。

什么意思?当时所有的电脑都非常大、非常灰,灰糊糊的一个盒子,既不好看也不吸引人。所以乔帮主这样一说,我们首先使用的是彩色,不单是彩色,我们使用的是一种半透明的材料,变的美观、变的可爱。

接下来我们有IMacOS,这个时候乔帮主又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们需要让这个做的更加创新,而且要包含一些先进的理念。这个就是先进的操作系统,它其实设计的要求就是简单、直观,处处创新,而且Mac要安全易用、高度兼容、出类拔萃。

大家还记得吗?在2011年,当它出产的时候,它只有一个按键,简单、明了。所以我觉得它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非常诱人,想不想舔屏?

“还不够好”,这句话乔帮主也总是说,我觉得我在苹果工作了那么多年,我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乔帮主说,任何时候我们拿出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新的设计的时候,乔帮主说还不够好,或者说还可以更好。

我们再来看看乔帮主还说了什么,其实这句话说的次数并没有像上一次说的那么多,这句话他说的很少。他说,“无论我让你做什么,你要做对的事情,你要坚持做对的事情。”

到底什么是对的事情?对我们设计师来讲,当然有一系列的设计流程,也会基于一些市场部门的研究和思考去探讨,我们要怎么样去设计,设计完了之后自然也会有一系列的评审和验证的流程。

首先,你要对于观点足够确信。你拿到的研究数据,基于一整套的设计原则,这个设计原则是团队所知晓的、验证的、有共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做正确的事情。

激发新的主意,这是我们定义的优秀设计的原则。好的设计一定是创新的,设计的原则可以激发新的灵感,驱动决策。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为创业公司的领头人,我记得三年前我问自己,到底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应用,只有真正能让消费者体验到,才能占据整个市场。

小鱼在家通过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服务,能够促使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而不是回到家之后,作为一个低头族,所以小鱼能够发展这么快速。谢谢你。

主持人:下面有请,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辛向阳教授,《符号的力量》

辛向阳:

从猿猴到现代人,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分界线,这个分界线是人们开始使用了工具,开始制造工具。刚开始是一些符号,人们通过使用这些代码、符号的过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一步步地掌握、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然后再进一步去提升他们的知识面。

人们通过这些符号来进行交流,变成一种社交的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去表达我们的想法、表达我们的经验,来去传达我们的知识,这是人类的做法。

作为符号来说,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它对每个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这要基于每一个人的认知,和他的知识面有区别。

到底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就要看这些因素有多深,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层面有多高。因为人本身是拥有能力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思考能力。人类的思考和动物的思考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人的大脑里面会把很多的单一字符连接起来,这样就会形成我们的经验、形成我们的智慧。

对于设计来说,如何能够更好地以创新的思维来支持人类的活动呢?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有创造性的思维,来去让人类的各种活动变得更有创意呢?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让我们做正确的事情。

首先,第一个事情是人性化,对于设计师来说,人性化是首要的原则。什么是人性化,人性化就是真正以人类的需求为出发点,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要真正地为人类的需求来服务。

今天我们探讨的用户体验设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一旦是大家进行分享,又对你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不同的评价,哪怕同样一个时间、同样一个地点,对于一群人来说使用同一个产品,恐怕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于顾客体验来说,我们也有基本的原则。我们把这个原则开放式,包括是不是方便实用,包括用户的流程是不是很顺畅,包括是不是非常简单能够操作,效率够不够高,是不是有弹性,是不是能够品质稳定,还是说可视化。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旦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达到这些原则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跑得比兔子还快了。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总共有50多个KPI(关键指标)来衡量我们的设计。比如说你的手机游戏和你的APP,够不够用户体验优化。

我已经跟很多的游戏设计师们聊了很多了,因为我本身就是游戏的游粉,很多的游粉告诉我说这里面有很多技巧,我说什么技巧呢?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变成设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则,其实对于生命当中又何尝不是呢?就像我们在淘宝网购的时候,我们也是以人为本。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跟大家说,对于公司来说,我们希望整个设计师团队真正能够体验到这个游戏的过程,这个游戏的玩家在玩儿的时候有什么要求,这就叫做用户体验了。

我们要去关注到单一的用户对于整个产品和品牌带来定影响,因为大家都是互联互通的。在这里面我来跟大家分享一句话“设计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这个能力能够塑造和影响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因为大家都是在社交平台上,都是在社交工具上,由于有了这些社交工具,通过相互的影响、相互地进行信息的分享,所以我们会构建出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老外把朋友圈叫做moment,指的就是一个一个重要的片段,在这样一个片段当中你展示了自己,在这样一个片段当中你看到了他人的表现。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也是可以把它分解为不同的符号,文化本身就是体验和符号的结合,它有可能是一张图片,有可能是发出来的一段话,这些都是重要的体验,在我的演讲结束的时候,我想要跟你们分享一段话。

这段话是Richard Buchanan说的,他和中国伟大的设计师和未来的设计师们打招呼,他告诉你们说,“其实设计本身是一个环境的体系,而且在这个设计当中,它能够更好地展示你的思想、价值、表达、体验,所以它能够带来一个最新的价值,这个价值包含了文化、功能、人类的思想,它能够更好地把人类和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生态体系这个大的层面上进行连接和整合。其实对于设计来讲,它是有很重要的一些因素的,对于所有的设计来讲,它其实都是在一整套的体系和一整套的环境当中的”。

设计不仅是看你周围的环境,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体系包含了价值、思想、你中心的理念和你的主意。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展现出来,都可以通过所有的符号展现出来,而这个能够在周围的社交环境当中展现出来,这是设计。

设计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和环境和生态因素达成连接。其实我当时也跟很多的学生说,空间就是空间,比如说每个人都有我们的网上空间,我们的社交平台是空间,比如说Facebook就是你网上的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上面有你本身的一个ID,所以我们要从空间到地点在到你的体验。

主持人:下面有请来自Rokid的首席设计师姜公略,他演讲的题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交互设计革命》

姜公略:

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从去年开始就是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人工智能会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人工智能会为交互设计带来怎样的一场革命。

大概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一:交互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部分二: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交互设计带来怎样的一场革命。

说到交互设计,我们可以看一看交互设计的历史。人机交互这个概念从计算机发明的时刻就提出来了,而现在交互设计正在往一个更加自然、更加接近于人本能的方向发展。就像现在的VR、AR、MR技术,其实也是在模拟人与现实交互的一种过程。

为什么是这样一种趋势呢?是因为人机交互最终是和人的感官进行交互,而人的感官所适应的系统是几百万年来进化当中和自然交互的一个过程。所以人和自然之间的交互是最高效、舒适的。

其实人相对于动物,在机体上本身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人具备了比动物更强的智能,就成为了世界的主宰,改变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机器具备和人类似的智能的时候,它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人工智能里面有几个概念比较容易混淆:

概念一:人工智能。

概念二:机器学习。

概念三:深度学习。

这三个概念其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的,而且有一种包容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概念是让机器具备和人一样的智能。能够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方法就是机器学习,就是利用大量的数据,机器有一套算法,通过数据灌输到算法当中,让算法掌握数据当中的规律。这几年提出的深度学习是模仿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一种工作模式,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度的理解,就更接近于人理解事物的一个方式。

为什么说现在是真正人工智能来临的时刻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大数据、云计算。

原因二:深度学习。

原因三:图形处理其。

人、机的交互,不仅仅停留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未来会发展为人与万物之间的交互,所以这种Interface,这种XUI是无处不在的。

具体来讲会产生下面的几个变化:

变化一:从功能化的设计转向场景化的设计。比如说在你做饭的时候和开车的时候,这个场景下它的VUI的效率要高于GUI。

变化二:从规则指令交互转到自然语言交互。自然语言交互不仅限于VUI,而GUI上也可以进行自然语言的交互。

变化三:从单屏交互到无处不在的交互。我们未来的界面可以不再是大家认为的最传统的矩形,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像自然界当中的物体一样的形状。

人工智能在未来会逐渐地改变这个世界,在各个方面都会渗透。所以未来的设计师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师,而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师会有什么样的一个任务和使命呢?需要把我们现在的这些停留在过去的电子产品设计得更加自然和接近于人的本能。我们不再仅仅是视觉设计师,我们是听觉设计师,我们是为所有感官而设计的设计师。

人工智能必将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一场革命,机器已经逐渐开始具备和人一样的智能,而这种智能将以一种什么形式来到人们的身边,将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去改变人类的生活,未来其实要由你我来共同定义,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邀请来自于飞利浦的资深设计策略和创新总监Jeroen Raijmakers,演讲的主题是《为生活而设计》。

Jeroen Raijmakers: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一下什么叫做为生活而设计。我们必须要真正知道到底消费者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在哪些领域我们可以重复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我的团队是为飞利浦的卫生保健产品做设计的,主要就是如何提供更好的医疗产品的用户界面,能够让消费者方便地使用,整个流程使得医生、诊断者和被诊断者,病人之间的互动能够有双向性,产品和服务高效化也绿色环保,不用浪费更多资源。

以前的产品是冷冰冰的,检测过后出现一个图表,消费者看完之后,简单的告诉你有什么病。现在新的产品是能够进行互动的,他会告诉用户有什么情况,根据你的心情的改变,都会到跟你互动的过程。

美国的智能产品非常普及,更加需要智能产品提供更多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所以它(产品)要很便利地去收集身体的各种数据(包括心理上的、身体上的数据),然后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对消费者来说,他用了这种产品体系,可以监测他的身体状况,然后良好的管控自己的身体,管控自己的心情,哪怕有一点点不妥,立刻就获得及时的救援(或者是一些医生的咨询)。

像这个就是非常好的技术,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设计理念,包括信息获取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是被迫的、非常不愉快的,还是说在快乐的过程中就获得这些实时数据的,他的活动包括哪些,整个思维是不是够生态化呢,有没有共同的创造。也就是说在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检测会形成一个答案。

在飞利浦来说,我们十年前就已经开启这种医疗保健产品方面的设计了,我们有一个叫阅片式2020,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到那个时候影像科医生的一天是什么样的,它将不会是传统医院的那种情况。

比如说芝加哥某医院的影像科,你到了医生办公室,看到在粉红色台灯照耀下,美美哒一个环境,也不会觉得心里有很大的压力,你觉得这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交流。

或者,消费者本身并没有到影像科来。通过远程的情况可以捕捉他的影像,所有的数据在影像科医生手下,全部能够得到掌控,他把这个界面抓取出来之后,医生能够进行会诊。

所以飞利浦做了很多工作,希望能够在设计的时候,整个产品还有包括医院、医生当中互动的方式,还有在整个检查以及进行影像对比的方向都做了一系列的设计。

接下来我们看看智能奶瓶,在这里我们也做了一些新产品的设计。它能够在进行喂奶的过程当中帮助采集数据,让母亲更好的了解婴儿喂奶的情况、更好的了解婴儿的健康情况。可以通过时时的反馈系统让父母了解到喂奶过程中,是不是对婴儿来讲是百分之百的安全。

还有一个是智能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有半数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或者是在胚胎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疾病的可能性。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相应的养护还有关怀等等,有一些婴儿体重不足,或者是早产儿,他们都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当中得到一些帮助和照顾。

这里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父母必须要全程参与,我们的仪器是随时在测,而且能够给婴儿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并且会有及时的警报系统,能够更好的为婴儿提供帮助。

我们有非常多的专业人士,他们都是来自于妇产科的一些医生,他们都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在我们产品设计前期,也参与了非常多的工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场景。

大家都知道,你们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入专业人士的意见,所以对飞利浦健康产品,以及飞利浦医疗产品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都是使用了专业人士的意见。像患者,还有包括医疗的专家以及医生等等。

所以这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未来在设计当中也记得让专业人士参与进来。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百度金融用户体验中心负责人和百度金融设计架构师曲佳先生进行演讲,《AI Fintech:体验连接人与金融》

曲佳:

两年之前做了一个决定,当时决定投身到对体验设计最具挑战的行业之一(金融),在做金融之前,我基本半个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地图和O2O一类的产品,这之间的跨越其实非常大,而且知道金融这个行业本身的门槛也非常大。

今天就是把我两年之内踩坑所攒下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今天能够跟大家一起聊一聊。

对于借款这件事情来说,我觉得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让大家能够理解人与借钱这个服务之间,通过风险来连接。横轴叫响应率(代表对借钱的需求),纵轴代表了用户本身的风险等级。

我们完成了用户的画像,他们的特点其实非常明显:

特点一:很迫切的心态。

特点二:他们本身的信用意识其实比较薄弱。

特点三:成长性很高。

下一步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设计模型,能够通过最简单的操作、最透明的信息、最灵活的方式,让用户能够最快地借到钱。基于设计的模型,我们就能够得到设计的原则,我们对金字塔里面每一条模型都有一个详细的解释,我们必须强化品牌的认知。

这套设计原则,会让做信贷产品的用户,在后续做设计的时候,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

跟我们刚才讲的信贷一样,当我们的业务模型、服务模型理清楚之后,我们要知道这件事情了,我们为谁而设计。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这个初级的模型里面,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三条纬度:

纬度一:横轴叫风险偏好,用户喜欢不喜欢风险。

纬度二:纵轴是净值,用户用于投资的钱有多少。

纬度三:斜着的这条轴叫流动性,也就是用户是否随时都需要钱。

你知道了我们为谁而设计的时候,下一步就是用户画像,我们就能够去准确定义这类用户到底具备哪些特点,比如说。

第一,他们并不是一类小白的用户,这类用户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理财的经验了。

第二,他们是很谨慎的,他们去投资的话,会做非常谨慎的行为。

第三,其实他们的专业程度没有那么高,这代表了什么意思?也就是你并比需要把你的APP设计得极其复杂和专业,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OK的。

所以这类人群我们也是非常清晰的人群,和信贷完全不一样。是已经入职场三到五年,甚至更多之后,生活状态已经比较稳定的一个职场的工作人员。这就是理财的用户画像。

所以在我们的全套设计当中,也会把这些设计原则准确地传达在每一个界面设计当中,而这些设计的原则,是能够有效保障你产品对你的用户群,最准确地传达、设计想法的方式,很重要。

这一块儿没有PPT,大家要好好听,是我觉得对于做人工智能的体验设计来讲,其实两点就够了。

第一点:体验的连接。我归纳为叫做冰与火,就是我们后端的技术是冰冷的,但是前端的体验是温暖的。比如说通讯技术是冰冷的,但是通话体验是温暖的。比如说汽车的引擎、架构技术是冰冷的,驾车体验是温暖的。

第二点:认知升级。一个新的技术到来的时候,必然会改变用户的认知,如何改变这个用户的认知其实非常重要也非常难。简单来讲如果你做了一个人工知疼的东西摆在这里,如果用户觉得这件事情很高上、很未来,那我觉得你旧书了。因为用户觉得这个是非我等能企及的东西。如果你做完的东西摆在这儿,用户觉得这件事情很酷、很潮、很诱人,那我觉得你可能离成功就不远了。所以这两点我觉得是做人工智能体验设计里面非常重要的两点。

最后的最后,给所有准备跨行业或者在未来准备跨一个行业去做体验设计的设计师们的一个小的建议,根据我刚才讲的东西,这是我趟过的坑,我建议你们以后不要趟这个坑了,当你们准备跨行业的时候,真的从头开始了解这个业务的本质,了解这个业务到底为哪些用户而服务,进而找到你做这个设计最准确的方法和原则,有助于你在这个转型中完成一个批判的变化,能够在新的行业里面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掌声邀请来自阿里巴巴B2B事业群的用户总监汪方进先生。

汪方进: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面对新商业体验是一次转型三步曲。借这个主题,今天想分享三个方面的观点:

观点一:设计师所面临的商业变化。

观点二:设计师面临的专业变化。

观点三:我们该如何面对。

首先让我们看看设计师面对的商业变化有哪些:

未来的万物互联或自由共享的时代,可能是一个智慧大爆发的时代,典型的一个商业产品,大家也许可以知道。比如说我们无人驾驶,还有一些智慧门店等,还有我们最近推出的,像天猫精灵(语音控制整个生活型助手),还有我们讲的VR购物。体验场景已经跟之前有非常大的不一样了。

在时代交替的面前,阿里巴巴也推出自己的五新战略,我相信马老师提出来的战略就是新零售、新技术、新制造、新能源和新金融。以此为依托幅射整个阿里巴巴内部和外部生态型的企业作为一个动力。

设计师的专业是不是要发生一些变化呢?我个人认为肯定是需要的。首先随时将会面临一个全链路的商业态势。从之前的设计师要为整个消费者提供设计方案,未来就要延伸整个商业全链路,从整个的原料到流通,到我们的生产加工、品牌、设计等等,还有我们最后的分销以及到终端零售,这些都是设计师所要发力的地方。很显然,设计师在新商业环境下将会面临全链路和多场景的设计体验诉求。

我们的输出物相对来讲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呢?从之前的PC页面到我们的移动页面,到我们未来肯定是全流程、多场景的、多角色的体验方案的提供者。

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设计师将会面临很多课题。比如说全链路、新零售、供应链、浸入式设计、服务设计等等这些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设计师的要求会变的非常高,跟以前相比也更加多纬了。我认为交互视觉可能是一个基本能力,未来并非是一个岗位。

问题来了,也许今天场的大部分都是我们刚才讲的交互世界和用眼,我们未来要如何面对呢?由于时间关系,我直接给一个阶段性的思考和结果。

我认为通过转型三角,也是我们的转型三部曲(顺序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迎接我们的变化。

首先通过设计中台来提升我们的设计效率。我们大量的设计工作可以被抽象以及被复用,所以这些工作可以交给我们的设计工具去做。

提升了效率之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闲下来享受生活,我们要提升我们专业的跨界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号召同学们向UXD方向发展。

最后我们要在整个商业全链路和多角色的场景中,用我们创新的设计提案去赋能我们的业务,引领商业变化。

在新商业下的UXD我们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认为它首先要有一个内核,所谓内核就是说:

首先,是一个人文角度出发,站在人的角度,对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在我们刚才讲的全流程当中,多角色场景当中找到机会点,这是一个心法层面,首先它改变了。

第二,跨界的能力、视觉交互的能力,我们刚才讲它必须要具备,再加上整个上下游打通的能力,那么它就完成了我们现在的设计师由被动到主动,由职能单一到职能跨界,由资源方到一个驱动方的可能性。

这样的话他就有可能在我们刚才讲的全链路当中,一个关键的业务场景当中用它的方案去赋能我们的业务。

我稍微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首先我们要面临的一个商业环境的改变,所以我们用户体验会发生一些专业性的变化,我们希望转型三角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

首先通过我们设计中台,设计产品提升我们的效率,其次我们鼓励大家向UXD转型,就是提升我们跨界专业能力。最后我们通过我们在商业全链路、多角色的场景中,用我们的设计方案赋能我们的业务,迎接我们当下美好的设计师的明天。

主持人:非常感谢,接下来我们欢迎下一位的演讲嘉宾。designaffairs,执行总裁Moritz Ludwig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打破边界,连点成线 - 如何设计体验并塑造品牌》。

Moritz Ludwing: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来自设计师联合会这个大的机构。我们现在有一个大的设计师团队,主要所设计的都是一种交互式的,像手机。

我们现在对设计来讲,不仅仅只是看设计本身的一些框架,我们开始探讨如何打破限制。我们现在要说的不仅仅只是技术,我们使用了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对用户来讲它意味着什么。我们就是希望能够利用设计的方法让你体验到一种全新不同的感觉。

所以对设计师来说,要有全新的责任。我们要去识别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对人们来说你提供一款产品给他,他到底需要有什么样的意义。

其实对设计来说,它已经变的越来越复杂了,有越来越多你想要考虑到的事情以及越来越多你需要设计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

所以这也使得设计师有更大的自由,在拥有自由和享有自由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变的更有挑战了。

首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体验是直接的,我们需要直接的体验,而不是间接的体验。

今天已经在设计过程中发生了太多的编码,什么意思呢?其实直接的体验意味着更多的是一种五官、感官式的东西,而编码意味着一种转化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又找到一个概念,体验本身也是有上下联系的。typeface,它直接意思就是字面的或者是有上下文隐喻的,在这里它的意思是说你的体验必须要跟周围产生连接。

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在进行设计,前期的研究的时候,不再只是问人们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说你喜欢吗?所以在这里对我们来说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产品它都是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互动。

体验本身是个人的,它甚至是人际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在这一点上,我们在设计任何产品的时候要注意到人与产品之间的体验最好能够创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体验也是脆弱的,这句话怎么理解?你提供了一个体验,人们好开心、好兴奋。但是真的开始进行体验之后,他们很快会觉得无聊了或者开始变的要求很多,多多挑剔。

设计当中最最难的,也是共享经济当中最难的。像摩拜、网约车,我们觉得它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持续的提供一种新鲜的,刺激的体验,让人们持续的从你这里享受到一样的兴奋度,这是共享单车最难的一点,这一点很不幸,但是遗憾这是真的。

体验是会进化的,所以我们这个体现设计必须不断的变化。守金比冲金要更困难,所以在设计当中你要考虑到,到底要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特性、到底要改变什么样的设备。因为在整个的环境在发生改变,这就像是一只萌萌哒的小种子破土而出一样,它会进化,它需要的养分可能有所不同。

体验是整体的,但是体验在进化之后,体验就变成了整体的,不是片段的。在你进行设计的时候,每个人都像是摩天轮上面的一个部分,都像是一块拼图当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一点一点的拼起来,然后它成为一个完整的图画。

但是现在很多的情况是这样的,我觉得一个设计团队当中,可能大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每个设计师都在讲不同的语言,每个人从市场上了解的情况都不一样,最后他们做出来的拼图只不过是一篇乱七八糟的图画,用胶水和剪刀硬拼起来的,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天衣无缝的整体。

现在的设计已经变成了公司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是设计驱动了整个公司的创新,设计驱动了创新,设计驱动了发展。对设计师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你需要更好的了解市场,你需要更好的了解人性,你需要了解公司的未来趋势,你也要不断的去试错、尝试不同的方法以便找到一个最佳方案。

我最实用的一个建议,不要主动的去设计,因为一味的主动去设计,天马行空的去幻想,可能到最后,你可能只是把一些乱七八糟的碎片拼起来。

从使用到设计,用另外一种逆向思维去了解。体验未来会变的更加有趣,更加的吸引人,所以我想大家一定可以坐在一起。对我们来讲,不但是核心,体验是一切。再次感谢你们的聆听。

主持人:下面有请来自于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的陈妍,他演讲的题目是《用研跨界:线上融合线下,从体验走到商业》

陈妍:

在今年我们刚刚发布的用户体验行业的研究里面发现,做用户研究的同学大概的占比是16%点几,我今天也是在所有的演讲嘉宾里面,唯一一个跟大家来分享运营的工作的。今天我在这里总结了9个路标,给大家一些经验的分享。

我们用户研究的元年是在2005年,我们开始给产品去做一些可用性测试,希望通过这个来去给设计师在做体验优化的时候,提供一些设计的依据。

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做产品的体验考核,我们会在公司里面选出大概10到12款战略级的产品,帮助他们做用户的一些体检,保证用户对我们的用户体验的满意。整个过程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最开始我们做以可用性测试为主的这个体验考量,到后面我们有量化的一个评估方式,到现在我们会借助一些工具,然后帮助我们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这样的工作。

我们也从2008年开始在做QQ,2012年开始做微信,我们开始做公司主要产品的用户画像,希望能够去帮助我们的产品更加了解用户。画像这个项目其实还可以做用户规模的预测,像QQ和微信这两个产品在增长方面非常焦灼的时候,我们非常大胆地预测到哪一天或者哪一个时间段微信可以超越QQ。

2016年的时候我们做用户画像,也开始不断地去探索新方法,其实不止2016年,前面那么多年,每一年做不管考核的项目还是画像的项目,我们也都在做方法更新,今年我们是分三个阶段去做的。除了对用户后台数据的跟踪以外,我们还做很多线下的定性的研究,也去做手机日志。最后我们通过问卷定量的方式帮大家验证所有一些研究发现,提供数据的支持。

除了产品设计以外,在市场领域,我们都知道每年公司会投入很多个亿去做市场研究。这些投入进去的资源到底是不是能够得到或者说帮助我们产品品牌的建设呢?有没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去评估。所以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利用我们的用户舆情去分析最终市场营销的一个效果。我们可以看到产品的口碑、运营的事件的热度。

除了一些很具体的手上的工夫以外,我们还希望能够有工具,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去做到这样的工作,腾讯指数就是应运而生的一个产品。我们通过爬虫词库和分词的一些算法和机器学习,还有我们的问题的定位模型。

这样的相关技术的探索,然后在各个渠道的数据的获取上面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分析,最终能够得到比较科学的一个评价,我们也希望说未来腾讯指数能够向业界提供一些研究的能力,帮助产品公关、市场安全甚至是整个行业政府去获得他们想要的一些信息。

除了营销以外,让我们的客户对腾讯的产品有更高的一个信心,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大家都知道在2015年的时候发布了第一支朋友圈广告,在那个年底我们也跟社交广告的团队成立了一个社交广告的品牌联合实验室,去帮助我们的广告主更好地识别它的用户,同时也想去展示我们腾讯的数据能力,以及用户洞察的一个能力。

比如说这个就是明星的品牌契合度的研究,其实我们是想帮助广告主去发现,它在选择明星的时候,有一些什么可以讲究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做的这个明星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舆情、用户影响的规模,可以看出来它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那么也通过这个TBI的指数,再去进一步地分析,不同的品类跟这个明星的契合度是怎样的。

大家都知道在腾讯的开放战略里面,我们投融资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过往的话,投资战略部想要做市场研究,通常都想借助第三方的一个研究机构,但是在进入移动互联网以后,利用第三方的机构去做研究的话,其实是整个效率跟不上的。比如说我们要去做一个投资的决策,往往可能只有的时间是一周,所以我们在想用户研究的工作,其实也可以在投前投后的分析上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除了投资以外我们也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我们用户研究能力,也希望输出给这些合作伙伴,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市场,所以我们是能够一起去很好地做这样一件事情,也希望大家一起期待我们10月份的结果的输出,我们会分享给整个业界。

所以讲到业界这个,其实我们也在为社会做一些产业的洞察。比如说我们第一个就是生活在此处的关于社交网络的生活的研究报告,是跟社科院一起合作的,像中间这个共享单车的研究报告,是我们为工信部提供的这个行业洞察。然后后面这个是现在马上正在进行的,希望能够了解社交网络对用户在职业发展上面能够起到的一些作用。

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的一些工作,积累了很多的研究经验和方法,所以我们想把我们这些经验通过工具分享给整个业界,那像腾讯问卷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实里面是聚合了我们这么多年来研究的时候的一些痛点,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样的工具,去规避好我们当年所犯过的一些错误。

另外其实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也希望在做研究的同时,都能够积极地去贡献的就是我们的问卷的模板,现在我们其实平台上有非常多的模板可以供没有研究经验的企业去使用。有研究经验的企业,能够把自己的模板贡献出来,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还有,因为我们团队,我们叫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所以我们有另外一部分的工作是做体验设计的,所以在编辑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不同的复杂题型上,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包括数据清洗的一些业务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还有就是说在分析的结果可视化上面,我们自己也在很费劲地研究,比如说刚才看到的所有的这些图表,有没有一个更好看的方式,更好的故事的讲述的方法呈现出来,这个也我们要做的一些事情。未来我们在想能不能跟整个业界一起去探索研究样本的解决方案。因为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大家触达用户的方式是非常好、也非常多的。但是依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展开去讲了。我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机会跟用户研究的同学一起来去探讨这样的一些痛点,怎么样去解决。比如说触达用户的问题,比如说在2B的研究的时候,我们的困难怎么样去解决。还有就是效率的问题以及在现在的AI的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面,我们有没有更好的一些解决的方案。

好,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这12年来在做的这9个路标上面的一些事情,希望后面能够有更多的分享给到大家,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教授童慧明,为我们带来演讲《下一个风口:设计驱动型品牌》

童慧明: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最后一个上台分享的分享者。

所有的这些设计的创建、成功的案例都是构建在品牌的基础上。换句话来讲,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品牌作为承托的话,所有的创新和设计是不可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这个观察点就是我今天带给大家的话题,设计驱动型品牌(BRANDS DRIVEDBY DESIGN),越来越多地把设计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品牌大量地出现,它在告诉我们对设计界来讲一个前所未有的风口期已经出现了。

在这里面我要强调一下的,BDD的概念,我强调的是“设计驱动型品牌”,而不是“设计驱动品牌”,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所强调的是一种新的品牌类型。

为什么我们要谈论这样一个话题,或者说什么是BDD。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做很多的研究、挖掘和梳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把它做表述的话,就是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以及把这样的一种设计思维去驱动一个品牌所有的商业活动,这样的品牌我们把它叫设计驱动型的品牌。

当然谈到BDD的这样一种品牌的类型,我们说最成功的里程碑式的案例是大家所熟知的苹果。苹果为设计驱动型的品牌已经创立了一种完美的范式。经过20多年的打造,苹果创建了从硬件产品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影音平台、包装、体验商店、生产制造,甚至包括上溯到连铝矿战略资源的垄断,完整地由设计驱动的一个体验的供应链,被构建起来了。

微软做了非常好的研究,而且微软现在已经在做这样的一种推进,设计由过去只在执行层面上作为战术的驱动者,在提升到设计的创新的组织者、联系者和融合者,而再往上走一步,它应该成为战略的驱动者,去驱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去驱动品牌的创新。

那么我们为什么,或者说BDD的概念、定义是什么?简单来讲我们说他是用设计思维去升级品牌的一种发展战略,硅谷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过去的三年中做了非常棒的研究报告,我认为这是设计界最有价值的研究报告,连续2015、2016、2017,科技中的设计。那么这中间我截取了我认为中间非常有价值、很有启发的一些点,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我这里借用了意大利米兰理工商学院的一位教授(VERGANTI)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中间的观点作为一个梳理,他把品牌的类型梳理为三种:

第一种:技术驱动型创新。

第二种:设计驱动型创新。

第三种:市场驱动型创新。

我们可以试着给BBD做如下的四个特征的归纳。

第一,从企业的核心来讲,CEO本身就是设计师或高度重视设计的。

第二,核心的高管中间有CTO,在战略上把创新设计始终置于品牌战略决策的优先级。

第三,在产品上,持续创造具有颠覆性的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

第四,在厡期的发展目标上,努力的成为产业的图腾品牌,这是我给出来的四个纬度来观察BBD。

中国必然要要选择BDD这样一条道路,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能够看到从2010年以来,中国的创新已经驶入了快车道。

我非常认同吴晓波先生的一个判断,传统制造反攻互联网,其实今年已经出现了。一个长达5年的财富的风口已经出现了,所以我们说BDD是中国创新战略升级的重要的时期。

我认为2018到2022这五年,一定是中国设计驱动型品牌的风口期。实际上从2010年以来,在一线城市BDD这样一种概念已经出现了,今年的报告中间已经把中国列进去了,我们这里能够看到像阿里巴巴、视觉中国、小米,在联合创始人中间都已经有设计师现身在其间。

所以我最后用日本的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的一句寓言来结束我的演讲,未来企业将全部变成设计师集团,不能改变的企业无法获得成功,谢谢。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各位的聆听,在这里我们这次IXDC2017年的国际大会到此结束,让我们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感谢各位聆听,明年再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39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91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9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3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1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34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5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02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90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21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7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8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