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服家人和自己,让我在6.18买下我之前心心念念的书,我一字一句打下了以下的言论,包括那些名人爱书之论。
如果觉得我这些文字不能入眼,可以顺文直下,找到大文豪们买书的理由。之所以将我的文字放在前面,不过是借名人的光,挣点眼球,激励自己笔耕不停。
这些大文豪是真正的爱书,而我目前更倾向于爱书的形式主义,家里依然会有很多书没有拆封。可真的有一些愉悦的感觉,让我无法停止买书的脚步。
当和老师和朋友在聊天时候,偶然提到的一本书,我发现家里的书架上有,便产生了好像自己已经读过一般的共鸣。我买了这本书撞上了朋友们读过这本书,好像有些滑稽,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书拆封,翻开,那一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心流,读这一本书的时候,仿佛就已经在和好友交流。
每当我看到,我听到,我想到要买一本书的时候,便急不可耐,马上掏出手机,搜索之后,毫不犹豫的下单购买,甚至不会在意书籍的价格,不愿意去等待,不愿意给自己迟疑的机会。目前买过最贵的一本书将近500元,对于我这样的阶层,如果是一件衣服500元的话,一定会百般纠结,犹豫不决,因为是一本书,便觉得如获至宝。
买完书之后,便开始期待,想象着封面,想象着自己坐在桌前捧书啃读的样子。虽然,这样的场景出现的次数很少,但只是想象,便已经开心不已。
我经常给自己的买书理由:我希望,当我想到要读一本书的时候,马上就可以从书柜里拿到,我在害怕,万一没有拿到那本书,下一次想要读的时候,又不知是何时;我希望,在家里我能够随手拿到的东西就是书,而不是其他的娱乐产品;我希望,当我看到那些被我亲手买回来的书,我不去读她们,她们就会嘲笑我,说我暴殄天物。甚至,我想要买房子最大动力之一,希望不要再搬家,让我的宝贝书籍们,成为累赘。
对于我的书,我有一种偏爱,我对他们的禀赋效应特别明显,导致我很不情愿将我的书借给别人,更不用说送人。如果你真的想要看这本书,我甚至可以再买一本给你。
我不是爱学习的人,我是喜欢买书的人,我有一个美好的期望,买书可以让我慢慢的爱上阅读,再爱一点,再爱一点,深爱,热爱。
名人买书论:
书籍不仅仅是我们梦想和记忆的独断总结,它们也给我们提供了自我超越的模型。有的人认为读书只是一种逃避,即从“现实”生活的每一天逃到一个虚幻的时间、一个书籍的世界。书籍不单单是这样。它们是使人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苏珊.桑塔格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藏书癖与爱书癖ID差别就在于,虽然他们都收集珍本并完好保存,但藏书者却拒绝阅读,我认为藏书者和悔书者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保存书籍而不去阅读跟毁坏他们是没有差别的。书籍诞生出来就是用来被阅读的。——翁贝托.艾柯
《嗜书瘾君子》:我们买书的目的从来就不仅仅为了阅读。果真要看书的话,整天净泡图书馆不就结了?享受占有的优越感才是铁铮铮的犯瘾动机。——汤姆.拉伯
《别想拜托书》:一批藏书就像一种陪伴,一群活生生的朋友和个体。哪天你觉得被鼓励了,消沉了,你可以去找它们。它们一直在那里。——卡里埃尔
《藏书家的心事》: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董桥
《人与永恒》: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周国平
《我作为爱书狂的一生》:我自己买书的速度一直快于看书的速度,但这也让我觉得正常:如果你手边的书只够你在余下是生命力读完,那该有多么的奇怪。——朱利安.巴恩斯
就我个人来说,你可以拿走我的枪,但如果你想拿走我的书,只能等我死了之后从我冰冷的手指中撬走。——斯蒂芬.金
你需要储存尽可能多的书,获取其中的人类经验,让他们变成你的想法——层层叠叠,就像树木增高、海底珊瑚伸展一样。如果书籍太多没有地方安置你的床,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张折叠床。——什克洛夫斯基
阅读是很生物性很本能性的,就跟你体内缺什么营养会不自觉想摄取什么样的失误一般,就跟养猫养狗的人晓得他们会自己跑野地找某种草吃一般,这不过度延伸不无限上纲的话,可以是相当准确的阅读判断。——康诺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再难。——毛姆
当你读完一本书,你会希望作者是你的好朋友,可以在任何时候给他打电话交流。但事情并不总是这样。——J.D.塞林格
《普通读者》:至少,我有时梦到,当审判日晨光熹微,伟大的征服者们、律师、政治家前来接受奉上——王位、桂冠、名字永不磨灭地刻在永不腐朽的花岗石上——无所不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胳膊肘下夹着书走来的时候,转身面对彼得,不无一丝嫉妒地说道:“看,这些人不需要封赏。我们这里没什么可以给他们。他们已经爱上了阅读。”——伍尔夫
有时候我看着家里的藏书,觉得自己在读完他们之前就死了,但还是无法抵制买新书的诱惑。不管什么时候,我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本我感兴趣的书,比如古英语、古诺斯语的诗歌,我都会因为不能买书而感到遗憾,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一本。——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