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聊天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口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的人。两种人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能及时捕捉到对方需求的人。
01.开不了口的人
是不是很多时候心里明明想着要开口说一句话,但是就是说不出?这种“心里明白”往往给自己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其实能够对他人的话产生反应,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没有说出来,这不是自己不会说话,是自己不想说或者对方不需要自己说就能明白。
不说出来的话的传达是有误区的,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话要说出来才明白,即使最近亲的人之间,也要有话说出来,不要用“我以为你知道”来糊弄自己。
而且,有时候一些话虽然没说出口,但是在自己心里好像觉得自己已经准确表达意思了,慢慢地就会以为自己说出来了。这是一种内心假象会让自己“自以为是”的症状加重。
说出来的才是话,说不出来的都是想。想要沟通需要开口,否则内心戏再足,也没有观众。
02.停不下来的人
这种人往往给人一种会说话的假象。可是,话多,未必都能表达到位,东拉西扯的话说多了不但对问题无益,还容易让人厌烦。这种人其实是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有时候需要你多说话时,你要分场合,分人,争取不拖泥带水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需要你多说时,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微笑都可以代替千言万语。
人群中总有那些话多而表达不到位的人,沉醉在自以为是的状态中,让旁人看着有点尴尬而不自知。话不会因为多有份量,反而因为抢占了他人的表达机会让人厌烦。冷场大多因为话不到位却停不下来而引起。
话要说到点儿上,要围绕主题,然后多站在对方立场上,言之有据、有理,而不是漫无天际。
03.倾听是另一种语言
话多话少不是区分会说话与否的标准。要想会说话,首先得会倾听。
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有力量。会倾的人更具同理心,更有抵达他人内心的智慧。
会倾听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有情有理,不说话时也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沟通表达其实是一种内心链接,只有走进他人内心,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开口、开口时讲什么、什么时候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