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最喜欢的笔杆子,都有这个3个特质

领导最喜欢的笔杆子,都有这个3个特质

在前几期看了大家提的问题,问题大多是从下向上这个视角的问题。今天我就从上向下的视角给大家分析一下,领导喜欢什么样的笔杆子,领导是如何选择和提拔自己下属的。

一、有大局观的人or是细节控的人

作为笔杆子,想要快速成长,只关注细节是不够的,更要看到大局,至少用领导一个层面的视角去看待大局。

因为领导他不是执行细节的,首先是看大局的。

想要获得领导的认可和赞许,作为下属,你就必须要和领导处在同一个视角看待问题,这是你需要做出的努力,而不是领导拉你去他的视角或给你报告方位。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大局呢?

大局就是形势或者时间发展的整体态势,就是细节的叠加、组合以及化学反应,是细节在宏观层面体现出来的结果。

在我刚进入到单位的时候,我还像上大学那样散漫的对待事情,自己办公桌上的文件和资料,都是随手一丢。时间一长,就在办公桌上堆起来一堆,看不过去了就随便翻翻,觉得没用的,直接扔进垃圾桶去了。

有一次,我领导问我找一份之前的材料,我翻遍了办公室和自己家,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材料,我想一定是自己之前认为没用了就给丢掉了。

后来,我领导和我说:“小高,你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要是他的领导等一天拿不到需要的材料,早就不耐烦了。”

初次听到领导的抱怨,我还有点不解,他怎么会如此生气,不就是这点小事么。

结果,领导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一般,说了下面这句话:“其实,我观察你很久了,你一直不喜欢整理文件和资料,不知道把重要文件标记归档,第一次找不到是不知道,第二次找不到是不小心,第三次还找不到,这就是故意了。”

我顿然明白,我已经给了领导一个不靠谱的印象,如果这个印象不抹去,我永无翻身之日了。同理,换做我是领导,如果下属连一件小事做不好,怎么敢将大任务交给下属做呢?

领导的这次谈话,我认识到,看似很小的细节,最后都有可能影响大局。

判断一个笔杆子有没有成长的潜力,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他能否通过工作中一些细节的变化来观察推导出大局的趋势。

当你只看一个小细节的时候,你可能什么都没有发现,但是当你把这些细节放在一个宏观的维度下去观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个就是细节在宏观层面产生的化学反应。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年轻时候的那个例子,不给文件和资料做标签归档,在当时做这个工作感觉费时费力,但是当自己需要这份资料或文档的时候,你花费的时间远远大于当初整理所需的时间。

如果时间线再拉长一些,也就是我一直保持这个不整理资料的坏习惯,我会影响到谁?

我的领导、同事、业务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这时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领导觉得我不靠谱了,而是工作相关的人都会感觉我不靠谱了。这个就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量变引起质变。

一个问题,在单点上看的时候,不是问题。

一个问题,放在高维空间下看的时候,趋势和变化一目了然。

找到这个事情的关联对象,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里再做一个排列组合,通过联想和推理,你就可以用上帝的视角查看整个全息图像了。这就是笔杆子该有的大局观。

可能这段话非常难理解,但是,你可以拿你最近遇到的一个具体的问题套入这段话,体验一遍,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

公文写作

二、态度or能力

很多笔杆子都觉得作为下属,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工作能力应该是第一要素。

其实不然。一个英明的领导,他在选择得力下属的时候,往往是把下属的态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的。

我们用四象限方法来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态度好能力好

这种下属在哪里?因为这种人不可多得,无论在哪里,都早已获得了重用。

态度差能力差

这种下属在那里?因为这种人也比较少,无论在哪里,都已经被边缘化了。

态度差能力好

这种下属在哪里?因为这种人很难协作,个性太强,大多被用完后雪藏了。

态度好能力差

这种下属在哪里?大多为单位里的新人,或踏实肯干的人,其实领导说一个人踏实肯干、听话的时候,潜台词是不够聪明但却好用,能驾驭。

你要知道的是,在任何一个单位里,都是靠团队力量来做事的,如果能力是让自己站稳脚跟的基本功,那么态度就是让自己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内功心法。

能力是通过摸索和实践总结就可以获得的,但是,态度却需要一个人花很长的时间去修炼才行。

那什么样的态度,领导会喜欢呢?

做人的态度、做事的态度、团队协作的态度

做人的态度可以总结为:自信又谦卑。

面对自己熟悉了解的事情,坚定立场,不做墙头草;面对不了解的事情,不妄下论断,懂得学习和虚心倾听。

自信久了,容易变成傲娇,谦卑可以把你在要变傲娇之前拉回来。

做到这点,可以帮你积攒下来职场的口碑,同事和领导会喜欢你、会欣赏你,你也就很容易成长。

会做人,也就好做事了。

做事的态度可以总结为:学习能力很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更加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一个人如果感觉在社会和工作中单位时间里学习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在学生时代所学,那么这个人的成长是有加速度的。

如果一个人感觉毕业工作后单位时间里的所学还不如学生时代学习到的多,那么这个人是在消耗之前的积累。很快,他就会干瘪,他就会江郎才尽。

主动去接触和研究新鲜事物,去掌握新技术。任何更重要、层级更高的职位,需要的是知识和创新驱动型人才担任。学习力,就是一个笔杆子的发展力。

团队协作的态度可以总结为:激发善意。

团队要保持高效运转,这是一个领导所必须时刻关注和面对的问题。如果你在团队中是一个能够串联起来其他人,润滑何种不协调和阻碍的人,能够帮助领导推动团队运转的人。那么,你自然就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关注,也容易在团队成为灵魂任务。

公文写作

三、沟通or抱怨

这个来自办公楼里的阿姨。

以前,每次去卫生间,都会在楼道或卫生间附近碰到办公楼的清洁阿姨。每次碰到,我都想可以回避,装作看手机或者很着急的样子,快速的离开。

因为,每次路过,都可以听到阿姨嘴里的碎碎念。总是在抱怨水池的水撒到外面了,卫生间的水被踩到楼道了,卫生间的镜子被溅上水滴了……

第一次听到这些碎碎念的时候,我也觉得阿姨打扫卫生不容易,挺辛苦的,大家应该遵守公德,因此还在单位群里发过一个倡议。

但是后来呢,有几次听到同事在讨论这个阿姨,永远都是不停的抱怨,有任何问题当面从来不说,都是等你转身之后在哪里一个人自言自语。

有问题,不愿意沟通,不停的抱怨,长此以往招来的不是同情,而是反感。

没想到不到三个月,这个阿姨就被辞退换人了。

反观我们的身边,其实不乏碎碎念的人,只不过碎碎念的场景不是楼道和卫生间门口,而是下班之后的小酒桌和回家之后向爱人的咆哮。

领导和下属不是两个对立的角色,而应该是两个互相支持、互相成就的角色。

情商,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沟通,首先是换位思考,就需要感知他人的情绪。

遇到问题,只要一方愿意主动沟通,就可以为双方节省很多的时间。在单位里,领导应该比你要思考的事情多很多,所以,有效沟通更多的应该由你来发起,因为你是所涉事情的主角之一。

少抱怨,多沟通,你会发现,可以向你的领导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公文写作

最后的话

简单总结一下,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是为笔杆子的你可以用三个角度去考量:

有大局观的人比只是细节控的人重要;

有好态度的人比只是能力强的人重要;

有效沟通的人比只是抱怨中的人重要;

希望对各位笔杆子有所启示和帮助,感谢大家的阅读。

公文写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