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打算去对面大学的操场跑步。暑期见到操场正在维修,跑道中间的人造草坪全部被揭起,一直好奇修成什么样子,今天终于能一探究竟。
操场果然焕然一新,跑起来脚感舒适,堪称跑步者的天堂。操场边那一排曾经斑驳的高低双杠和单杠,也重新喷上了红色和黄色的油漆,犹如一排排守护操场的卫士,焕发着朝气。
我计划慢跑6公里,并将心率控制在130以下,想看看这样跑后身体会有怎样的反应。若感到疲惫,就再放慢一些。
起跑后有些出乎意料,第一公里用时6分58秒,比预期要快。随后两公里甚至越跑越快,但心率也跟着上升,于是我提醒自己:必须慢下来。
后来我稍微调整了跑姿,抬高了大腿,感觉冲劲更足了,但仍尽量将心率压在130以下,速度也因此逐渐放缓。
跑完的整体感受相当轻松,没有影响一天正常的节奏,中午也没有特别困倦、渴望午睡的感觉。我更加确信:要想健康持久地跑,就得这样慢下来。太快、太喘,反而难以坚持。
操场上还有两位男生也在跑步。他们起步很快,迅速超过了我,但我猜测他们很难保持这样的节奏。果然,没过2圈他们就慢了下来,最后又勉强冲刺了一百米,就彻底停了下来。其中一位穿白色T恤的男生走路时已经东摇西晃,拖着脚步,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我佩服他俩能早起锻炼,是学生中自觉的人,但也有些担忧——这种“把自己跑废”的方式,并不值得提倡。如果每次跑步都变成一种痛苦,人怎么还会有下一次?
体育锻炼的真正节奏,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强度,不贪多、不求快,让自己愿意一次次再来。如果体验糟糕,一想到跑步就心生抗拒,又怎么可能坚持下去?
跑完感受如何呢?不累,不耽误今天的正常生活,中午也没有特别渴望午睡。
要想健康跑,就这样慢慢跑。太喘、太快都不能跑长久。跑道上有两位男生也在跑步,他们起步就跑得很快,把我甩在后面。我猜测他们跑不了几圈就得停下来。果然,他们慢下来之后,两个人你追我赶又跑了一个百米冲刺,就再也跑不动了。其中一位穿白色T恤的男生跑完走路都是拖着脚走,东摇西晃,似乎刚才的跑步用尽了全部力气。我佩服他们比一般学生能早起跑步,但又为他们担忧,这种把人整废了的跑步行为不值得提倡。如果感觉痛苦,下次你还愿意跑步吗?
所以,体育锻炼的节奏就是适合自己,不要贪多求快,保证下次你还愿意来。如果练的过度了,体验感不好,下次一想起跑步就是痛苦的回忆,此事肯定不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