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到一个魔幻般的世界——互联网时代。
手机,作为时代的宠物,普及之广,范围之大,令人瞠目!它方便、快捷,功能多样,尤其是智能手机,它强大的功能,更成为人们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出门带着它,睡觉搂着它,闲坐时摆弄它,真是如影随形,机不离手。
行走在大街上,“低头族”、“手机族”,随处可见。如果把手机比作人们的贴身“伴侣”一点儿也不夸张。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手机不能不玩儿。哪天如果忘记带手机,或者身处无网之地,就会浑身不自在,比生病还难受。
但是,当你沉浸在手机带来的愉悦的时候,困扰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手机带来的危害正如“洪水猛兽”,吞噬着孩子们的心灵,成了家长手中一块烫手的山芋。
“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这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作文中的内心独白。这让许多家长和老师看后大呼“脸红”、“惭愧”。这是幼小的孩子在百般无奈之下,向我们这些家长发出的抗议和哭诉,当我们低头玩儿手机的时候,孩子是多么失望和痛苦,我们短暂的舒爽了自己,换来的却是沉重的代价!看一组案例:
一个上初中男孩,因整天沉迷手机,遭父亲严厉批评,并摔碎手机。男孩一时冲动,跳楼身亡。
山东青岛初中生雷某因班主任孙某把他的手机没收了,愤而杀害了自己的班主任。
绵阳盐亭某中学生,因贪玩手机,父亲批评后,给父亲发一条短信“永别了,爸妈”,而后跳河轻生死亡。
近日,深圳大鹏街道派出所接到警报:一名14岁少年将自己反锁在厕所,并割断煤气管试图轻生!年仅14岁的少年,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过激行为呢?原来,竟只是因为父亲陈先生因他过于沉迷手机而把手机没收了!
......
案例让人触目惊心,都是些血的教训,应唤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家长在玩儿手机的同时,也在耳濡目染影响着你的孩子。但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注意。日常生活中,把手机当作玩具来哄孩子的家长大有人在。孩子一哭,就把手机给孩子,或者看视频,或者玩游戏,孩子马上不哭了,于是家长如获至宝,只要孩子一哭闹,手机送上,你玩儿你的,我做我的,互不干扰,一来二去,为孩子迷恋手机埋下了祸根。再有的家庭,为了鼓励孩子上进,利用孩子生日,考试等,把手机奖励给孩子,这样无疑给孩子迷恋手机开了绿灯。天长日久,孩子逐渐离不开手机,直接影响了学习,等家长发现后,也已经晚了。于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为了争夺手机,引发家庭手机大战,家长头疼,但束手无策。
邻居家一个女孩儿上初二,两周回来一次。回来后把门一插,就是玩手机游戏,饭也顾不上吃,家长是千呼万唤,女孩才懒洋洋地走出小屋。开学的头天晚上,加班加点写作业,有时到凌晨。上课能有精神吗?为这,女孩家长多次去学校向老师反映,要求老师帮忙管管。女孩儿说:“我父母都玩儿手机,我为什么就不能玩儿?”,老师讲道理也听不进去,关键是手机的诱惑力太大了。因此,收效甚微。女孩成绩一落千丈。
孩子迷恋手机,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其危害是巨大的:
1、学习成绩下降。孩子一旦迷上了手机,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他们或者玩儿网游,或者看玄幻小说,甚至上瘾,上课不专心,作业完不成,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原来成绩很好,突然成绩下滑、厌学、逃课,那么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
2、疏远你。为了玩儿手机,又怕家长约束,就会把自己关起来,自己躲在屋子里,沉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尽情的享受手机带来的快乐。他们变得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不听劝告,脾气暴躁,稍有不满就大发雷霆,失去了往日对父母的亲近感,整天昏昏沉沉,郁郁寡欢。手机就好像一堵无形的墙,阻断了孩子和你的联系,他们更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变得那样陌生而冷漠。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
3、对身体的危害。孩子整天沉迷手机,生活邋遢,不讲卫生,有时一整夜躲在被窝里玩儿手机,损害了眼睛,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严重的造成网络依赖症,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4、好虚荣攀比。因为羡慕别人手机好,就想方设法从家长那里弄到钱,学会说谎,甚至去偷去抢,有的甚至走上不归之路。
5、对社会造成危害。孩子利用手机,互相交流,传播不良信息,有的建立群派,一有纠纷,一呼百应,打架斗殴,导致校园欺凌案时有发生,手段恶劣,令人发指,给社会家庭造成极大危害。
当然,孩子沉迷手机造成的危害还不止这些,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做“低头族”,孩子就会认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也要玩儿。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孩子玩手机?当孩子有沟通欲望的时候,父母只顾自己玩儿手机,孩子就会有被冷落的感觉,在他们眼里,父母就像机器人一般,甚至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并没有手机重要,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缺少了父母之爱,就会远离你,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网络。
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放下你手中的手机,留出多余的时间去陪陪孩子,多亲近他们,关心他们,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烦恼和诉求,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帮孩子走出误区。再有,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玩儿手机或电脑,不妨坐下来陪孩子一起做作业。更不能把手机当礼物送给孩子。另外,抽出时间,陪孩子到外面走走 ,体验一下大自然,分散他们对手机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孩子建立一个约定,如果孩子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可以玩十分钟或二十分钟的手机。但时间一到,手机必须收回,告诉孩子,约定必须遵守。
总之,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否则,手机就成了你手中烫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