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喜”

文/懒橘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大家都知道,高兴开心愉悦之意。

虽然喜不能完全代表幸福,但没人不愿意全心全意来接纳喜悦,当然讲究不喜不怒的出家人除外。

关于这个我们尘世俗人最喜欢的喜,有一个久远的传说。

远古时期,黄帝经过连年战争,打败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成为盟主。

这个时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暗地抢婚的事件,凡是有点儿姿色的姑娘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为了制止这种行为,皇帝想了一个招。

悄悄暗访,找到祈部落一个奇丑五比的女子,名为嫫。

而后皇帝大张旗鼓要招妃。于是众人争相将美女奉上。黄帝对这些美女们丝毫不在意,眼睛一扫而过。

黄帝对着众人郑重道:“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不久,黄帝隆重地迎娶了那个祁部落的丑女为妃,封号嫫母。

黄帝成婚这天,各个部落都来人庆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推杯送盏,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仓颉发现黄帝和丑女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黄帝和丑女敬酒,黄帝和丑女乐得喜笑颜开,于是灵机一动,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个“喜”字。

喜字从此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讲究双喜临门,所以有了喜,就得有双喜。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安石年轻时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读书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

“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

原来这户人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谁能对上就和谁做夫妻。

王安石欣赏这联语构思巧妙,暗自爱慕上了制联人。

到了汴京,王安石顺利闯过诗、赋、策论三关,主考官还要来一次考应对敏捷的面试。轮到王安石面试时,主考官手指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下联:

“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对出上联。

王安石灵机一动,开口就把马家姑娘制的那半副联语当上联对了出来。考官大喜,连连颔首称赞。

王安石出来后,不等发榜就星夜兼程赶赴马家。那盏挑女婿的走马灯还在,王安石就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

马小姐大喜,这门婚事就成了。

拜天地的那天,忽有报子来传:

“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题名!”

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呀!乐不可支的王安石马上在红纸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

再赋诗一首:

“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人们逢有新婚吉庆时,都爱在门户、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的双喜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千变万化,内涵丰富,意蕴悠远。

别小看了豆腐块,豆腐块里有乾坤。



L04E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涉及字源,未经考证,各位按需采纳吸收,如有异议欢迎留言。对外汉语教学中,个人认为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从俗、...
    功夫汉语KFCC阅读 741评论 0 0
  • 5/15<20170905💡【每日一问】 阅读了《跃迁》中关于联机学习的部分,你是如何理解联机学习的?你的方法是?...
    峰小子阅读 2,256评论 0 1
  • 贴“囍”字是中国人在结婚办喜事时的风俗,据说这与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有关。 相传王安石在23岁那年,因赶考来到汴梁...
    长林风起阅读 5,849评论 5 7
  • 初相遇 一个年少 一个无知 我说,我只想追随心中的声音 我说,我不知道爱一个人会这么伤心 你问我爱你什么? 我不知...
    我是S君阅读 1,696评论 1 1
  • 初到美国,我就感受到了这里全民体育的氛围。 有一次,我去图书馆看书,发现图书馆旁边就有一个很大的游泳馆,当时有许多...
    11_18阅读 5,39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