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所谓的成长,我们究竟抛弃了什么,又毁灭了什么?

九点半下班到家,今天托爸爸的福接舞蹈课下课的妹妹也九点半到家,点个外卖打算挑本小说过个周末,结果洗完澡十点半的此刻还是坐在了电脑前,日更十一点截止,还有半个小时来得及兑现自己的承诺。

可惜原来打算在房间玩玩具的妹妹拿着书爬上了我的膝盖,她说,我今天还是要思考思考小蝴蝶和大黄蜂的故事。

故事中,大黄蜂只是个配角,想伤害小蝴蝶被主角橡皮泥娃娃吓跑了。妹妹一直觉得我们误解了大黄蜂,它不是真正想伤害小蝴蝶的。

她问,大黄蜂为什么生气?为什么会孤单?为什么没有人陪他玩?我想要大黄蜂和小蝴蝶相亲相爱。然后她要我买另外一本书,是大黄蜂开心的故事。

我想,我们看着孩子笑就会不自觉的也微笑,羡慕孩子的童真和单纯,其实我们大概是羡慕孩子的这种纯粹。

喜欢你就跟你玩,生气就大声说我生气了,弄疼我了就是弄疼我了,生气五分钟你道歉我就说原谅你了既往不咎还是好朋友,只有做错事的孩子没有坏孩子,而且即使做错事也还是妈妈最爱的小宝宝。

一个故事不满意,不是她期待的美的好的温暖的圆满的,也要改了。

孩子有个泛灵期,在这个阶段每个东西都是有生命都能对话的,上周末和舅妈见面,带了一只肥肥的猫,叫多巴胺,妹妹围着多巴胺打转转,吃完饭舅妈说它要午睡了,妹妹就趴在地板上为它唱歌,哄它睡觉,如同对待一个小伙伴,不是次一等的生物。

《未来简史》提到了人和动物关系的变迁,最开始要在猛兽嘴里求生存的时候,是把动物当对手来敬畏的,逐步农耕,然后驯养成家禽,然后关在笼子里,然后对他们为所欲为。因为人类逐渐不可一世了,认为自己可以定义世间一切规则了。

这几天动物们集体自杀的那篇文章刷屏了朋友圈,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企鹅宝宝无法生存下来远离群族自杀的痛苦的企鹅妈妈,被关起来取熊胆自杀都没有机会的熊妈妈在取完熊胆被松开镣铐身体最痛苦的刹那都要咬断宝宝喉咙再自杀,即使现在有各种研究证明哺乳动物是有情感的,但是,疯狂的人类仍然在疯狂的虐待和屠杀。

于是,原本长象牙的象妈妈开始进化了,不长象牙了。水族馆表演的动物们像海豚这种越聪慧的,抑郁数量越大,寿命越来越短。

孩子刚懵懂的时候就迎来泛灵期,是不是也是一种启示,是一种恩赐,也是一种救赎?他们真的可以和动物对话,和世间有灵性的一切生物花草树木昆虫飞鸟交流。

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看到孩子们跟路边跑过的小狗打招呼,我是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呀!会问蝴蝶,你的妈妈在哪里呀?会跟金鱼说,你多吃点吧。

然后,不知道哪一天冷不丁的就长大了,长成我们这样自私冷血的模样,听不懂动物们的哀嚎,看不到花草树木的悲伤,失了对美好的感受力,失去了纯粹,失去了信任,也失去了改写故事的勇气和力量,或者说还失去了自己定义故事的能力。

如果所谓的成长最终指向的是一个个冷血的利己主义又自以为是的大人,我们究竟抛弃了什么,又毁灭了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