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造就了80后,90后这批独特的独生子女。不知不觉最早的80后马上跑步进入不惑之年,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
除了媒体所说的父母养老的经济和时间困境,其实还有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知乎上关于独生子女话题高赞的一句话是: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然而常常听身边独生子女的朋友提到一句,我以为我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也是我的全部。后来,我才发现不是。早上的时候,一个作为家里独生女的朋友语音我说,她发现父母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了,她家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了,却对她只字不提。她和我说,她觉得自己是父母的唯一,所以但凡有些积蓄都会给父母,有什么问题都会和她父母先商量。为什么父母要这样对她?这事还不好意思给老公抱怨,怕老公会嘲笑她,却不知道给谁说,无力感十足。
借用电影《我的姐姐》里面那句台词——我只有你了。的确,于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真的是在这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了。几十年的依赖,但现实是父母却不像我们想象那样和我们相互依赖。可能多胎的家庭出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这种情景。独生子女往往对成人后的依赖关系的破坏接受的程度较低。他们从小接受宠爱,但面对孤独,抵抗孤独,却又最害怕孤独。所谓集百万宠爱于一身,合千万孤独于一体。我想到抖音里的一个女抖主,爸爸尿毒症,妈妈也卧床不起。她需要工作并照顾两个生病的家人,她却在抖音里说比起现在的辛苦,她更害怕的是没有亲人后,家里的空荡荡。身体的苦不算苦,而心灵的无所依托却会逼死人。这一批时代造就的特殊人群心灵的孤寂是值得关注的。
最后,愿所有独生子女都能够不再孤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