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做饭熬了些油渣,色泽金黄的油渣酥脆可口,把我一下拉回了童年的时候,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过年时候在厨房站在母亲身后看她熬猪油,剩下的油渣拌上盐那可真是人间美味了。我想这种回忆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与其说我们怀念油渣不如说我们怀念那种幸福的味道。
不经有些感慨,难道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让我们不再幸福了么?
哈弗幸福课的教授将幸福定义为幸福=快乐+意义,那么将快乐和意义分成两个象限,可以发现所有人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人格特征:自我实现型,虚无主义型,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
自我实现型就是将快乐和意义感使命感相结合,这类人特别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享乐主义将精力都放在了快乐上,而缺少意义价值感,所以这类人在快乐之后容易带来空虚寂寞的感受。
虚无主义就是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快乐的那种人。
忙碌奔波型人将达成目标作为快乐,他们有足够的意义使命感,但是工作的太累和疲惫是生活的常态。
针对这四类人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享乐主义需要在自己的行为中加入意义感,比如参加义工活动,帮助别人做一些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起来。
忙碌奔波型人格宁可花时间和别人开会谈话也不愿意静下来和自己放松谈心,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放一个假,你可以去见你喜欢的人,听音乐,读书,或者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总之就是要正确的浪费掉这一段时间,一句话就是把自己当做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而虚无主义人群无论从哪个方面努力都是好的,细小,让你幸福的事,就是你人生的火苗。关键在于持续为火加柴,慢慢发展为能燃烧你整个人生的燎原大火。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三个关于幸福的误区,
第一个是把幸福当做最高的目标,其实刻意的追求幸福反而得不到,就像你一味追求金钱可能并不能发财,反而你把注意力放在做事和创造价值上可能赚钱的机会更大。我们可以把幸福做为一个决策事情的参考标准,比如在选学校找工作的时候考虑幸福因素然后专注于当下的事。
第二就是回顾过去的幸福,我们有没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那些幸福的事比如第一次工资,第一次拉女孩子手,这些美好的幸福时刻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慢慢淡下来了,因为我们大脑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随着重复回顾那些时刻让边际效益越来越小,我们也不那么容易被打动了。
解决办法就是幸福鸡尾酒策略,我们学习好几种能够感受幸福的方法,将这些方法排列组合起来,用这个多元化的幸福来给大脑带来新鲜感,多去尝试那些曾经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吧!
第三就是去分析幸福,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你是最近一周幸福的事情写下来,受访者都表示自己的幸福感下降了,因为仔细分析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的过程,会降低情绪体验。所以当女朋友问你她哪里好的时候,记得这样回答,哪都好,然后一把抱住她,看,流星!
记得梁思成曾经问林徽因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这个问题很长,我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回答你,你准备听了么?
现在在做的是每日小确幸,小确幸就是微小而又确实存在的幸福,通过发现生活中小的感动人的事情能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小确幸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从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提炼出来的,每天给自己设计一个微小而又确定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