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互联网上无数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下,媒介左右了我们的认知。在资本的推动下,我们总是能看到我们最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我们最需要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的想法,正在被信息左右。
饭圈,就是娱乐实业化冲击下最茁壮的一片试验田,无数饭圈女孩为了她们的爱豆,付出了超出我们普通人认知的付出。她们可以为了爱豆互撕撕到昏天黑地;她们可以因为路人的一句“不喜欢”煞费苦心地解释整整一个小时;她们可以人工控评控到席卷全网;她们可以为了爱豆的电影组团锁场;她们可以把黑子喷到怀疑人生……
曾经有无数人担心这些女孩子们在密集的互联网信息侵袭洗刷下迷失了自我,丢掉了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毕竟,互联网对于世界观还未定型的年轻人的洗脑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曾经有无数人担心这些女孩子们在密集的互联网信息侵袭洗刷下迷失了自我
但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对祖国的热爱是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骨头里,基因里的:当她们发现自己的祖国在社交网络上被人百般诋毁的时候,她们可以爆发出十二分的力量与之抗衡,或者说碾压对方。面对着反动势力阴恻恻的不义,她们选择用她们最擅长的方式还击——饭圈女孩,出征了。
从贸易战打响开始,一系列的事件都证明了一件事:这是一场战争——没有任何的修辞、象征、指代——这就是一场真实的战争。
这代人对于战争太过遥远,仿佛它只是一个出现在教科书上、新闻中、小说电影中的遥远故事。因为没有概念,所以不在意。但是在战争中,任何妥协、退让的侥幸心理,都是绝对不能有的。
我们已经开始崛起,在世界舞台上逐渐有了一定的主导权。失去了韬光养晦的机会,迎接我们的必然是固有体系主导者因为恐慌而不择手段的打击。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一种铁律,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直接决定了我们接下来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决定了我们能否能“站着把钱挣了”——在战争的名义下,任何形式上削弱对方实力的手段都是正常的。同样,在战争的名义下,任何投降派甚至悲观派,都是绝对要抵制的。
朝鲜战争,装备着世界超一流武器的美国人叫嚣着“圣诞节之前凯旋回家”,却被我们用血肉之躯活活拖进了拉锯战的泥潭。
最终签下他们有史以来第一份不是在胜利后签下的停战协议。
中苏交恶,苏联干净利落地撤走了对中国所有的技术援助,中国的技术专家咬着牙赶完了剩下的进度,用算盘搞出了原子弹,又独立研究出了氢弹。平地一声惊雷,寰球为之驻目。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好战争,坏和平,所以我们不喜欢战争——但绝不代表我们畏惧战争。哪怕实力悬殊,不打一打,怎么知道到底你是不是纸老虎。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现在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这些女孩就是最好的答案:不妥协,不退缩,不装聋作哑,然后做自己能做的。
自古以来,在发现这个国度正需要自己的时候,无数个普通的中国人都是这样做的。
鱼肚子里的帛书,狐狸半夜嗷嗷地叫唤,一句发自心底的“凭什么”;四十岁才缓过神儿来下海创业起兵灭秦,带着一帮同样是泥腿子出身的小老弟造布衣卿相之局;站在大江边,手里掂着沉甸甸的马槊,念两句诗,诗里是天下山河;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看过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于是想办法干他娘一炮;山河倾覆,中原陆沉,不相信什么神仙皇帝,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最开始,他们都只是一个个普通人,因为不甘心,所以成为伟大。
战争,请女人走开?他们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他们可曾见过无数为了国家和平孤单老死在他乡的和亲公主的眼泪?他们说美人帐下犹歌舞,他们可曾听过一个女人悲痛地高呼“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他们只知道妲己褒姒,又有谁提起过妇好平阳?
在关乎民族、祖国与大义的战争中,女性爆发出的力量,往往是令男性侧目的;女性做出的牺牲,也往往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许多年前,静坐于死亡面前,笑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鉴湖女侠,“笑看旌旗红似花”的赵一曼先生,视死如归的刘胡兰烈士——这种独属于女性的坚韧和斗志,被完完整整地传承了下来,一丁点都没有失掉。
为什么我们如此热爱我们的祖国?因为从最开始就有一群勇敢的年轻人剖开自己的胸膛,把滚烫的血浇在地上,好让战火熄灭,好让庄稼生长,好让鲜花盛开。
他们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告诉我们: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凡是侮辱她的人,一个也要不放过;欺骗她的人,一个也不要放过;伤害她的人,一个也不要放过
把他们击败、摧毁、抹去。
然后,一个都不原谅。
基辛格在BBC纪录片《冷战风云录》里说道: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很幸运,这样勇敢的人,我们还有很多。
很荣幸,这样勇敢的人,我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