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此言大道体虚,超乎声色、名相、思议之表,圣人执此以御世也。

夷,无色也。故视之不可见。

希,无声也。故听之不可闻。

微,无相也。故搏之不可得。

搏,取之也。此三者,虽有此名,其实不可致诘。致诘,犹言思议。由其道体混融而不可分,故为一。

其上日月不足以增其明,故不皦。皦,明也,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礼,故不昧。绳绳,犹绵绵不绝之意。谓道体虽绵绵不绝,其实不可名言。毕竟至虚,虽生而不有,故复归于无物。

杳冥之内,而至精存焉,故曰“无状之状”。恍惚之中,而似有物焉,故曰“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此正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耳。由其此体,前观无始,故“迎之不见其首”。后观无终,故“随之不见其后”。此乃古始之道也。

上皆历言大道之妙,下言得道之人。然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执此妙道以御世。故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吾人有能知此古始之道者,即是道统所系也。故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纪,纲纪。谓统绪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日的海边,如果偶然看到像《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中大片的蓝色荧光海,也是一种幸运的奇妙体验吧! 法国小说家 J...
    言射手阅读 6,012评论 6 16
  • 临文征明赤壁赋打卡~
    Angel_aaaaa阅读 910评论 0 1
  • 远离城市的喧嚣 我们只在乎和大自然的亲密约会 在清新的美妙空气中放空自己 用奔跑体验每一步带来的快乐~ 还有志同道...
    陪跑阅读 1,462评论 0 0
  • 早高峰的地铁上偶遇了传说中的熊孩子,十来岁的样子。一上地铁就往本来已经坐满了人的座位上挤。因为身上的衣服有散发...
    我爱兔宝贝阅读 1,417评论 0 0
  • 诗词故事情景: 001 在很久很久以前,广州番禺城的一个小镇里,住着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男的叫陶海,女的叫植雨佳。...
    霍锦威Focus阅读 3,680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