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反方二辩飘姨
爱一行干一行的观点不仅反映了从业人士的职业道德,更包含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无比热爱和向往。曾经有位哲人说,人是人的未来,这就精辟的解释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与我们与生俱来的,是人类特有的理性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工作中迷失自我。如今的社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只有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人尽其才,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老师要让我们有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跟目标,比如我的女儿,她从小就喜欢跳拉丁舞,两岁半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成人组的大哥大姐们每堂课45分钟高强度的练习,每次回来看到她身上青一块紫一片的,脚趾都磨出了血泡,真是很心疼她,可她一点都不在乎,再苦再累也不觉得,她把跳舞当成享受,因为她喜欢所以她坚持!还有我的大女儿,刚开始我想让她学钢琴,她去一次哭一次,老师把她不哭当作是她进步的标准了,她痛苦我也不开心,后来她自己喜欢上了写作,大学直接读的是编导,现在工作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的工作,她没有一句抱怨,每次看到自己出的片子点击率超高就开心的不得了,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所以让人们做他所爱的工作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也更容易激发工作热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贝多芬热爱音乐而当了音乐家,达尔文热爱生物提出了进化论,我热爱直播就开始跟村长认真努力学习了,每天戴着老花镜一遍一遍的写文案,一遍一遍的录视频,每天被村长的早7点晚八点幸福的折磨着,因为热爱所以不言辛苦!
如果你是为了生存去工作,那你只是维持生存
如果你是为了爱去工作,那你就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如果爱因斯坦他考试不及格,去做一个小职员,然后干一行爱一行,在那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奋斗,无奈他也放弃了他所爱的物理学,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相对论了
如果不爱一份工作,就不能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必然也就失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认为,爱一行、干一行是我们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基本条件。只有热爱一份工作,才能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实现效率最大化,也是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负责,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我的观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