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没看完,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因为我没看完,对爱情部分以及骗保部分确实没有发言权。
其实我对大鹏还是支持的,他的《煎饼侠》我觉得不错,故事的铺陈叙述都比较流畅,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电影,可以说这部片子是名字拖了后腿。《缝纫机乐队》也可以,主旨积极向上,再贩卖一波情怀。大鹏是有诚意的,他的这两部的主题“梦想”都点到了。
但这部《受益人》却叫我看得如坐针毡。
故事就是讲一个救子心切的父亲设一个局诈骗钱财的故事。戏剧化的情节我不讨论,三观正不正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角度我也不喜欢用,总拿三观来说事的人就适合去看样板戏那种非黑即白的片子。
我要看的是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不是脸谱,一水的伟光正没什么意思。
有一说一,大鹏的演技在这部片子里是有突破的,唯唯喏喏的身体姿态刻画出了小人物的自卑与境遇的不如意。
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是人设立不住。明明是一个极端不负责任的父亲非要美化成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的人设。
他的孩子有哮喘,他在干什么?
他去看网吧,烟雾缭绕的网吧环境对孩子的哮喘是百害而无一利,他怎么表现爱孩子呢?他居然要网吧的人不要喧哗,不要抽烟,甚至想凑钱买一台空气净化器给孩子。我就不明白了,大哥,你不能换个住处换个工作吗?
孩子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是空气净化器吗?他需要的是安静无污染的环境,有那个买空气净化器的钱你租个住处不好吗?什么?晚上要上班没人看孩子?你换个仓管或保安工作不行吗?
他的孩子有病,他没有像《长江七号》的周星驰那样去做苦力,他选择的都是轻松不用太艰苦的工作。好像孩子的病不需要钱一样,什么都不考虑,白天辛苦点,晚上陪孩子不行吗?租房子看病都需要钱,但他似乎没有任何打算。他这叫好父亲吗?
贫穷不是罪,但贫穷不能没有志气。他可能没有一技之长,但他至少还是有把子力气,但凡愿意吃点苦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当这样一个慈父的形象立不起来,那后来的一切就缺乏说服力。故事经不起推敲,无法相信一个如此对待孩子的人会为了孩子铤而走险。
孩子,你多么不幸,失去了母亲,却有一个不负责任,不懂站在你的角度,为你真正考虑的父亲,他不知道你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他的陪伴。他更不知道因为他,使你的病情雪上加霜。如果你的母亲没有去世而是离婚,你的父亲根本不可能争取到你的抚养权,因为他给你提供的环境“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有人说我太苛刻了,那是你没见过相似处境的父亲。十年前,我去朋友那里玩,她家里紧挨着一个幼儿园,对那里很熟悉。有个明显比其它孩子小得多的孩子在那里玩,我说怎么这么小就送来啦?朋友说这个孩子的母亲不在了,父亲要打工,没办法找到幼儿园,本来是不收的,后来实在看他困难,就收下了。她说,这孩子的父亲在工地上搬砖做苦工,一天收入300左右,背上手上伤痕无数,脸也晒得看不出长相,这样的没法叫人不帮一把…十年前一天挣300,是怎样的工作强度?是怎样的辛苦?
但凡这电影中的父亲能做到他的五分之一,我都认可,我都相信这是一个为了孩子才选择犯罪的良善之人。
可惜,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