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里面宅了一天,除了三餐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从学生时代开始,尤其是冬天,赖床是我钟爱的放松方法。床啊,真是一件伟大的发明,半靠在床头,一本书或者一篇小说都可以让自己元气满满。家里使用的被芯一直都是自家棉花制成的棉花被,即使每天相拥而眠,好像除去被单购买时候的挑选,在也没有更多的关注了。
被子和枕头,每天都在使用的物品,是否会因为太平常所以会被忽视呢?
你的她是什么材质?
多年来仅仅是自己使用的被子来说,其内芯材质就一直在变化,从棉花到太空棉再到鸭绒被、蚕丝被{太高档暂时还没有使用过}有限的经历里面直观上的感受就是重量的明显不同,大学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自家种植的棉花纺织的棉被,很厚实,以至于到了大学很长一段时间不习惯学校统一发放的太空棉被褥,很轻,完全没有重量,总觉得好冷。有过一次较为奢侈的体验就是用过一次鸭绒被,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突然流鼻血了,据说有些人不适合鸭绒被,可能我就是其中一个。和来自城里面的室友谈论起棉被,才发现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有棉花制作的棉被。但棉被在老家还是普遍存在的,即使现在新人婚庆时候可能更多的选择购买,但家中长辈仍然会在很早甚至多年前就开始为未成家的子女选取预留优质的棉花进行初步加工可保存之后作为将来的喜被材料。可能在经济条件很落后的农村,这是一种对于农民来说不用花钱,总觉得只是花点自己的力气就可以办到的,也可以看做是是一种财产的继承和传递。
高女士的大床执念
被子现在被赋予了好多装饰和美化的功能,购买时候也都是四件套这样的搭配,记忆中一开始的被子都是自家种植的棉花纺织的,所谓的被套其实并不是现在意义的被套,应该说是保护棉絮的被单,外面是母亲一辈用一块大的底传单做底料,上面用稍小的被单做面料,四面都用特殊的大针线缝制起来的,尤其是新婚夫妇的喜被是不能打结的,寓意婚后生活顺顺利利,没有郁结(这也导致后面新人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必须重新缝制起来),缝制被子就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大空间可以施展开来,最开始是好几家一起缝制的,因为场所的限制,都是选取干净干燥的水稻秸秆铺在院子里面的地上,工程量较大,不管是秸秆铺整齐善后打扫还是被单棉絮的位置平整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因此多是几家一起弄,小时候很喜欢这样的时刻,一是妈妈会闲下来不用太忙于农活,二是好多我们这样的同龄人会同时被放养,大人们有事忙我们就可几个以“为所欲为”,后来随着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开始买了大床,是2米*2米的,已经不用去院子里面的场地了,可以直接在自家床上进行,家里近年来也添置了几张新床却因为各种原因,却都是小于这样的尺寸,这样的大床也就一直都是妈妈向往的,感觉已经是执念了,哈哈哈。从之前大家一起的劳作也变成各家各户关起门来的私事,就像之前房子很小,很简陋但左邻右舍端着碗就可以串门,从你家可以看见我家的,但现在每家都有一个围墙,关门院子,有了更多的隐私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是交往的减少和彼此之间心的距离拉大。
你没意识到的细节美
当传统的棉被被羽绒被蚕丝被取代,作为其外在的展示承载体被套的设计也在不断革新,稍后一点开始使用现在的被套,但装棉絮的接口处是几根细的布条系起来固定的,但是不美观,能很明晰的看见里面的棉絮,再后来开始用拉链并且是在侧面的,美观有所改善但是拉链容易坏,拉链那里还是能够看大拉链的痕迹,看到新买的被套不仅将拉链位置移动到其中横的那侧,在拉链上方还通过原来花色和图案预留了褶皱将拉链遮挡起来,不仅减轻了拉链的受力还美化的效果,尤其是里面设置了固定四个被角的细绳或者暗扣。但在这一步骤和环节上,枕头套的设计可谓是技高一筹,各种方式尝试之后想在在我看来是最合理和环保的设计,改变了之前的细绳和拉链,只是需要将装入枕芯开口处的二个布边固定点各自延长至有重合即可,不但节约其他材料也是简约简单更加耐用。空调等科技的发明和被使用,物质生活的富裕,被子已经不是冬天唯一的保暖物,被子的重量越来越轻,尺寸越来越小,任何一件小事物在我们自身没有关注的领域都发生着或许是革命性的变动,在此过程中一开始的动机或许只是想节约成本或者改善舒适度,却在不经意间成为它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