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讲授微课《架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倾听的艺术》时,看到一个疑问:老师,我学习过倾听,孩子生气的时候,我说:嗯,你在生气。但是我越听孩子越气,到底是哪里不对?
到底应该怎么听?听什么?如何去听?倾听只是镜映出来孩子的状态就好了吗?
关于倾听,有很多精神分析师给出了定义,在此我引用客体关系流派精神分析师比昂的“容器”概念。
首先,母亲接收并吸收婴儿在幻想中投射给她的自体、客体、情感和未处理的感官经验中那些难以忍受的部分;其次,为了能够思考和理解它们,母亲必须忍受这些投射对其精神和身体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拜昂将这一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接下来,婴儿的经验在母亲的心理上被转化,并成为她自己的思想,母亲必须逐渐将这些东西以一种被消毒和被消化的形式返还给婴儿,同时展现出她对待婴儿的态度和方式。(Bion,1963,p. 31)
容器概念说出了听的意义有两个部分的功能——通过倾听孩子的状态,完成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首先我们需要传达出一个接受的态度,希望去听明白孩子希望表达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传达出一种态度——我愿意听,无论你此时此刻正在何种情绪当中。
这里需要父母觉察一下,我们在使用倾听的沟通技巧时,我们是抱有怎样的心情?如果这次听不懂,听不到,我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情绪降温,是让孩子不要继续下去,这是一种接受的态度吗?
回头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情绪高涨的时候,亲密的朋友、伴侣、父母,希望通过倾听让我们“不要闹了”,我们是不是一种被一巴掌拍回地上的感觉?
还是我们的目的就是去了解孩子,“咦,你怎么生气了?我想听一听你怎么了。“
我记得之前关于“坏妈妈”的文章,在简书后台收到回复,我跟回复的那位妈妈一来一回的讨论很久。
她觉得我对她提了要求,所以我很想在这里强调一下,一切仅仅是觉察,看看自己是什么目的。
如果自己就是着急了,那就着急,可能此时此刻使用倾听这样的技巧,自己并不在状态,不要强迫自己。
也许在你放过自己的时候,你心里会多出一块空间容纳孩子的状态。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使用倾听技巧的时候,势必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如果我们幻想自己学习了之后,就能使用得很好,那我们就有很大机会在失败的时候感觉到非常挫败。
而现实情况实际上就是,我们会失败,也会成功,甚至我们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失败,什么时候会成功。
第二件事,听明白孩子在说什么。这个说可以从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而孩子的语言,恰恰是最少也最不清晰的部分。
如何才能听明白呢?我们需要清晰,我们要听什么。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语言比较贫瘠,逻辑比较混乱。语言不能让我们明白。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由于投射性认同的关系,他所表达的内容会经过一定的加工和扭曲。
那孩子说的内容要不要听呢?要听,但这并不是重点,我们可以先放在心里。
我们需要去听整个事件的历程。以前我写过一篇,孩子说的是A,父母需要听到B。
大概内容是,孩子说要出去,姥姥觉得孩子是想去玩。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是,妈妈答应买蛋糕,但是妈妈还没回来,而姥姥在做饭,她很着急,会不会吃不到蛋糕。
姥姥一直在出去玩这件事上打转,孩子一直哭闹,逐渐孩子忘记了她原本想表达的关于蛋糕的部分,即使看到妈妈,也说不出蛋糕的事情。
我看到了蛋糕事件的后半部——孩子在地上打滚,姥姥说孩子不听话。
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重塑整个事件的经历,以及孩子在这个事件上和我的感受性的互动。
于是我编了一个小猴子爬树,但是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爬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感受和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非常贴近,她忘记为什么要在地上打滚,而很明显姥姥听到的信息是错误的。
感受上的贴近让孩子感觉自己被听懂了,她愣了一会儿,说:我的蛋糕。(哭)
感受的部分才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部分,它让父母可以理解孩子正在怎样的状态之中,正在经历怎样的内在感受,
这样的理解和贴近搭建起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了解孩子正在面临的问题,并将自己对孩子的理解返还给孩子,倾听就完成了。
最后说一个关于青春期孩子学习的故事。
学生A最近学习成绩下滑,回家之后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比较多,A妈妈很紧张孩子的成绩,于是关切地问了几句,没想到孩子暴怒与妈妈发生肢体冲突。A妈妈带着A走进咨询室。
与A建立了安全稳定的关系之后,A说:我妈总认为我毫无羞耻感,她不知道,考不好我最难受。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多钱,我成绩还是这样,还不如看电视。看着书本,我就觉得丢脸。看电视就可以不用想了,她还一天到晚说我,我真觉得自己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