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花香片
偶遇以前在同一家公司共事的朋友,聊起旧同事们,离开多年,提起的人里有的已面目模糊,甚至连名字都记不清了;有的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依然印象深刻。比如H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位旧同事,之所以对他记忆深刻,是因为茶。
H先生,来自台湾,当年我在那家公司工作时,他是公司的采购总监。一次因为工作原因,约好去他办公室。去时他刚好临时出去,于是便在办公室等他。看到旁边桌上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一个可爱的、大肚弥勒佛的小茶宠,觉得甚是好玩,便拿起来细看,正看着,他回来了。H先生是个很温和的人,看见我在看他的茶具,便邀请我坐下,说不如边喝茶边谈吧。他泡的是一款台湾高山乌龙,我那时很少喝茶,即便是喝茶,也是很随意地将茶叶放入杯中冲泡而已。看他耐心地烧水、烫杯、洗茶、冲水、分杯,觉得蛮新奇,台湾的高山乌龙大概也是第一次喝,喝起来果然觉得口味特别。
谈完了工作上的事,我们随意聊起来,就从茶聊起。H先生是个经历丰富的人,在台湾、海外等地生活工作多年,但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茶。当然最爱的还是家乡茶,他认为台湾的高山乌龙是他心目中最好的茶。这让我想起台湾作家林清玄,他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认为最好的茶是台湾茶。后来又有几次去他那里,有时间便会一起喝茶聊两句。有一次,我感慨:经常看到别的领导因工作的事发脾气、口不择言地训人,但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这样的时候。他跟我说,其实他年轻时是个脾气异常火爆的人,甚至经常一言不合便跟人动手,并且因这种火爆性格吃过亏,走过弯路。是喝茶让他改变了很多,特别是后来又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香道。他自己在家里喝茶时,一般都会点一支沉香。喝茶、焚香,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原来冲动易怒的性格慢慢变的沉静平和。那时我对茶道、香道等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听他讲这些经历,颇感神奇。
不久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因和H先生并无私交,便再没有什么联系。这几年,开始接触茶,对香道、花道等也慢慢有了一点了解,才体会到原来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真的会被这些承载了美学、历史以及文化的事物所深刻影响。去年春天去台湾旅行,特意和朋友去了紫藤庐喝茶,要了一壶台湾的冻顶乌龙,喝茶时,便想起了H先生。听原来的同事说,他也已经离开了那家公司,不知是不是回了台湾。
很难再有机会见到H先生了,虽如此,却时不时想起,他特别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也令我感慨:一个人良好品性的养成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自我修炼,以及美好事物的滋养,才能成熟精进。
想一想,这些年和很多人有过短暂的交集,相遇便是缘分,尽管大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记忆,但总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会保留下来。
上个月,偶然参加了云南茶人王迎新老师携新书《人文茶席》来青岛做的一场讲座及签售活动。活动在一家书店举办,讲座现场布置了一个简约而雅致的茶席,王老师先请她的助手,一位年轻的姑娘,沏了一壶从云南带来的滇红,并请在座的几位听众品尝,之后便开始了她的“茶席的人文之美”讲座。
我坐在书店大台阶的后排,边听边翻手头王老师的《人文茶席》一书。这时候,有人走过来,坐在我旁边的空位,原来是王老师的助手,刚才给大家沏茶的那位姑娘。她看了一眼我手里的书,突然轻轻笑起来,指着我正翻到的书中一页说:“这个是我做的。”她指的是书中“茶点”一章里的一幅照片,照片是一排扎得很精致的煎饼卷,我也笑起来,问她为什么会想到用煎饼做茶点。她说,这是她随王老师在济南做一场茶会时,就地取材做的一款茶点:买了现成的新鲜山东煎饼,将柔软的地瓜干、切成细丝的橙皮卷入成筒状,切成小段,再用竹签裹扎起来,便成了一道别致的茶点。后来的讲座中,我们一边听王老师的分享,一边一同翻看书中提到的照片,有些因为她有参与,便会给我做一点补充说明,讲一点照片背后的故事,蛮有趣味。
讲座结束,我向她道谢,她说不用谢,能坐在一起也是缘分。是的,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姓名,今后或许也不会再遇见,只因茶,偶然坐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短暂时光。有时,看到街头巷尾再寻常不过的山东煎饼时,我会想到有一位南方姑娘曾用它做过的精美茶点。
H先生、用煎饼做茶点的姑娘,想来都是擦肩而过的缘分,却因和茶有关,在心底留下了一抹难忘的记忆,这大概也是茶的美好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