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对于80后这代人来说,女排的五连冠是父辈们常提起的话题,很多人感叹女排比男排厉害、郎平水平高等等。对于我们印象最深的就应该是陈忠和带领的女排在雅典夺冠的场景。五星红旗飘起,国歌嘹亮,让我们为之动容,女排姑娘们背后的付出又有多少人会想起。

电影分为两部分,老女排的故事与新女排的涅槃重生。老女排那段,有一个情节,让我真的动容。体育总局的干事说,美国女排有计算机技术加持,能够统计所有人的信息,分析大家的技术特点。当时的教练袁指导沉默了片刻,他让大家把网抬高15cm,让大家更狠地训练。那些女孩子浑身是伤却依旧在大年三十加练,她们用透支自己下半生健康的代价,用几近自虐的训练方式,去赶超身体素质、其实真的会忍不住想,这是何苦呢?这是何必呢?真的值得吗?训练条件以及专业程度高于自己的外国队,是的,在我们这个年代,自然是不值得。然而,中国女排,又何尝不是中国的缩影。那个时代的我们国家,在国内刚结束动荡、经济远远落后、技术严重代沟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要想赶超欧美日,除了吃苦和自虐般的奋斗,还能靠什么呢?所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会在当时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会成为当时人的精神寄托——面对有着技术代沟、经济巨大落差的发达国家,我们是可以赶超的,我们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年代,民族自尊和自信早已不需要我们优秀的年轻人去不顾一切透支生命争取来的一个体育冠军来维系,那种时代赋予中国女排的错位的使命感,也逐渐在年轻一代身上卸下包袱。然而,卸下包袱的同时,也带来了迷茫——打球究竟是为了什么?卸下时代包袱的年轻女排队员们,不喜欢,就真的不值得。为了一个想不通为什么要做的事业,弄得满身伤痛,不值得;把大好青春浪费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吃青春饭的行业,不值得。所以,有队员离开了,即使打进国家队了,她依然头也不回地去考大学了,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而留下来的队员,在郎平的一次次追问下,也逐渐想通了那个“为什么”。郎平2013年重新任教这段。用交叉剪辑的方式,高度概括和揭露了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也对郎平的大刀阔斧改革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广选队员,全球聘用教练员,加强营养指导,加强对队员的科学训练指导,甚至比赛的时候,实时使用计算机分析对方球员的特点,立马进行现场指导——之前我们没有技术,也没有钱,只能用队员的血肉顶上,现在我们都有了,是国家该投入到这些女孩身上了。这不正是我们提高综合国力的体现么,改革开放这些年,我们不断的强国强军,搞现代化,搞新技术,为的就是有一天当国家发生危难与挑战的时候有足够粗的手腕与对手掰腕子,这一部电影透过女排的涅槃重生缩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想说的是,一部电影之所以能受大家追捧与关注,关键是这部电影的内核,这部电影让大家看到的并不只像抗战影片那样展示悲壮与牺牲。更多的是让我们知道了中国人强大起来了,我们有技术、有钱,我们的战士不用再用身体去堵枪眼,不用因为射程打不下飞机而白白牺牲。我们的女排队员,不需要像老女排那样透支身体去完成使命,我们有科技、有信念这就足够了!再说一句女排精神在现在依旧是被需要的。团结、拼搏、想赢,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希望你我都能被这部影片所感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夺冠》这部电影原本应在2020年春节上映,但因疫情影响,9月25日才上映,但是我觉得在疫情之后上映更加具...
    赵_真真阅读 1,075评论 0 1
  • 期待了半年多的《夺冠》,终于在9月25号上映了,赶紧订了票,下班就带着大宝去看了。我带大宝看这个电影,是为了让她受...
    陈V_陈V阅读 570评论 0 0
  • 看了《中国女排夺冠》这部影片之后, 有几点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原上青草阅读 1,348评论 0 8
  • 中国女排又一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拿下了冠军在观看电影之前,老师已经跟我们探讨过关于中国女排的故事,铿锵玫瑰正是我...
    东明星光2020表演班董霄然阅读 536评论 0 1
  • 十一假期,全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夺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对女排的辉煌历史早有所闻,也知道成功背后的艰辛...
    超_Megan阅读 5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