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偶然在B站上看到一个视频,名为“25岁老师裸辞后独居生活,一个人的生活真的会上瘾,珍惜独处时光”。视频里记录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老师裸辞后独居在简约舒适的房子里,清晨自然醒来,逛逛超市,回家后动手准备自己爱吃的番茄虾滑粉丝,看着综艺吃完午饭,然后出去做指甲,换衣服去运动,欣赏着唯美的落日······该播主用几个特定的镜头展现了自己悠闲惬意的生活,那在这几个镜头之外呢?身为“25岁”“裸辞”“女老师”“普通人”的我要记录下生活本来的样子,致以每一个想要勇敢裸辞的你。
一、为什么裸辞?
1.身为小镇做题家的被动。生于农村,长于普通家庭,父母寄予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努力学习,考一个好大学。我带着他们的期望,埋头苦读,以刚好合适的分数步入师范学校,又在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老师。我靠做题走出了农村,又在课堂上教学生做题,现实的条件和眼界的狭隘把我推到这个岗位上,我从来没有主动选择的机会。当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感到分外迷茫,我是不是可以主动选择一次呢?
2.学校精细管理下教师工作的琐碎。我就职于一所私立高中,早六晚十一是生活的常态。作为一名新老师,为了提升自我,加班备课、钻研业务是理所应当,但是每天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我还要用大量的时间写应付学校检查的材料、参加学校年级学科组的各种会议以及进行重复无效的常规学习。更可怕的是,学校以量化的形式严格监督着我们的上班时间,工位卫生,用手机状况,课堂操作,作业批改情况等等。虽然我身肩老师的角色,但我仿佛从大学毕业后又重回了高中,在学校的严格控制下无法自主安排时间:上班时间我理应工作并服从学校一切安排,下班时间我也不能太过放肆,以免让领导产生我们最近工作太过轻松的误会。我一直想要逃离这种环境,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3.外界环境的刺激和自我的理想主义。伴随着“佛系青年”“内卷”“躺平”等网络用语的流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超脱内卷,低欲望地生活。他们或逃离大城市,在农村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惬意生活,或者结成兴趣社,集体住宿,衣食简朴,日常蹲守在图书馆。我时常筹谋:除了每年上交给父母,我还攒了十万块,而自己最大的开销无非是吃饭穿衣,以目前的消费情况来看至少可以维持三年的无工作状态,而且自己日常也可以做一些零工,贴补一下,这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自己也许可以找到热爱的事业。想着父母正处于壮年,自己也未成家,25岁正青春,可以尝试做一些放肆的事情。我想要去探索,去寻找,不想被新的工作束缚,所以我选择了裸辞。
二、裸辞后的生活
1.裸辞后的自由与焦虑。裸辞后,我有了自己的空白时间,在工作中暂停下来,读读书,陪陪父母,惬意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我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来寻找自己,我希望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地有新的尝试和收获,时间越长,越没有经济来源,这种希望就越迫切。我寻找自己当下适合的自由职业,无目的地写作,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偏爱和赏识,坚持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的效果,就变得懒散起来。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寻求居家挣钱的途径,看得越多越觉得不可靠。我为了有新的经济来源,办理暑假补习班,独自一个人补习高中三大主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补习班结束后,我专心去考驾照,每天练车四个小时,不敢有丝毫放松。练车结束,我想专心地恋爱,快速解决自己的婚姻大事,欲速则不达,我们分开了。我的心从未停止忙碌,我驱赶着自己过我设想的充实生活,不停地完成阶段性的目标,但没有外在约束,我也会有颓废的时候,迷茫的时候,计划落空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格外失意,仿佛我的失去变得毫无意义。我知道我的身体虽然自由了,但我的心变得更加焦虑了。
2.裸辞后的家庭环境。疫情期间,不方便出去找工作,父母刚开始不赞成我辞职,想让我再坚持一下,但我很坚决,他们也觉得我的工作太过辛苦,便同意了,我很感谢他们。陪在他们的身边,也感受到一种汪曾祺笔下“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幸福。然而时间一长,他们便开始用一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态度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妈妈说,你赶紧考个编吧,这样能拥有一个铁饭碗,谁家的孩子就在哪个公立学校上班;爸爸说,你去考研吧,提升一下学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没准还能去大学当老师;我突然对一个自由时间长的新工作产生了兴趣,但薪资很低,爸爸强烈建议我:趁着年轻应该多吃苦,不能贪图安逸;偶尔,他们也会坐下来语重心长地指导我的婚姻大事;疫情最严重期间,全家人都失业在家,妈妈哭着让我去找新工作。因为不想被指导,我只能主动地向前,用各种目标填充自己。我知道他们爱我,但有时他们的爱会让我感到束缚,我多想拥有自己独处的空间,哪怕只是一个空空的房子,而不能被称作“家”。因为只要在一个大家庭里,辞职便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
3.在裸辞后拥抱现实。独自一个人,无法背包远行;疫情期间,不方便出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当我大段时间居家的时候,我已经与兢兢业业的打工人脱节了。如果问在裸辞后的这半年里,我究竟收获了什么?也许是裸辞的生活本身,我第一次体验。原来,支撑生活的不是脑海里想象的各种计划和美好,这些梦幻的泡泡是会被现实打碎的,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现实的苦痛和受挫的迷茫,而这也是未来的我要继续面对的。当然,更糟糕的是,现实中的我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融入到人海中,我只是粒平凡的沙子。我在自己经济独立后,有些飘飘然,想要追求自在的生活了,但我还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劫难,是无法修成正果的。现在的我还没有达到躺平的资格,我只能短暂地休息一阵子,然后重新投入到崭新的挑战中去!
4.在裸辞后认识自我。工作的时候,忙碌的我像机器一样不停运转,休息的我像动物一样堕落在自己本能的欲望之中。我熟悉地切换着这两种角色,却从未静下来审视过真正的自己: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擅长什么?我的幸福感成就感来源于哪里?我需要坚守住什么?我想从哪里开始又将走向何方?辞职后,我少与人往来,有很多时间阅读,看各种纪录片和名师讲座,平静地书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在院子里晒太阳或者散步,偶尔也会沉迷于追剧和看各类小说。我总是很极端的,不管是想法还是行为,近来我在有策略地慢慢调整自己。我是没有恒心的,我需要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不问结果地努力坚守。我擅长跟父母讲道理和给学生耐心地讲解知识,我的微笑可以给他们带来力量。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正是来源于这种力量——带给父母更多的自由,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我想做一个有条件守护住日渐衰老的父母并且向外发光发热的人。我坦然地接受极端的无恒心的脆弱的渺小的喜欢给予的自己,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好在生活的磨难和挑战里变得更加强大!
三、未来的打算
1.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解决发展问题。当我深陷茫茫大雾,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我的老师们安慰我鼓励我,我的学生们信任我支持我,我找到了生活里的那束光,所以我要坚定地从事教育事业。我在网上查找到很多学校的招聘信息,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薪资高的学校不是要求很高就是工作很累,而轻松的铁饭碗学校薪资很低,权衡之下,我宁愿选择薪资高的学校,用客观的收入给父母一个安逸的晚年,也用艰苦的工作倒逼自己努力上进,还可以给忙碌学习的孩子们带来需要的知识和温暖。当我肩上对父母的责任消失的时候,当我的生存没有问题的时候,当我有足够的教学经验的时候,又或是疲惫的我无法承受的时候,我才有可能选择一个轻松自在的教育工作,这是我必须面对的生活现实。
2.理智现实地生活,并且一直在路上。当我再一次拥有丰满理想的时候,我距离它一定不是十万八千里,而是它就在我努力前进的路上,我已经要靠近它了。然后,我可以循序渐进地实现它。我不会再次空有理想地让一切停摆,而是会有计划地走入我想要的生活,并且愿意为了我所想要的刻苦忍耐、恒久坚持,实现自我和他人的完成!悠闲地生活和工作是一种惬意,但完全闲下来会让我感到更大的空虚,所以我想一直在路上,无论是步履匆忙,还是缓缓而来。
虽然裸辞半年来,我深刻地体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不可控制,会颓废,会迷茫,会空虚,会挫败,会不相信自己,但幸好我及时与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己和解,并且寻找到未来的自己!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也不哀叹自己还要回到新的战场,但我不知道我是否浪费了自己本该奋斗的岁月,所以我想记录下来转告给每一个想要裸辞的你,希望你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祝福你能收获自己期待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