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功过得失三

面对历史上的人物,个人觉得,应该遵守老祖宗的一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因为他的优点就隐藏其缺点,也不能因为他做的缺点,就绝口不提他的优点。

对于张居正,海瑞的评价是最公正的: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他在个人问题上,确确实实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略过不提,他对于老师徐阶的三个儿子霸占田地二十四万亩的事儿一直偏袒,海瑞几次找到徐家要求退还土地,都有张居正在背后运作阻止,这确确实实是不对的。他收受贿赂是不对,虽然摄政但确确实实没有严嵩厉害,严嵩这哥们捞钱那才真是厉害,差点把整个东南的百姓都捞反了,嘉靖都看不下去了。但,受贿,确实不对,不对就是不对。

但是,他对于国家大事,殚精竭虑、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搞得国家富强,外敌不敢侵略,实行一条鞭法,打击豪强,让社会更加公平,百姓安居乐业。等等等等丰功伟绩,确实也不能磨灭。

他这个人很猖狂,直接当着全国人说我就是摄政怎么了?他这个人下手特别狠,对待那些触犯法律的极恶之徒,绝不饶恕,平了百姓的怨气,深受百姓敬仰。

权力,只是实现理想的工具,张居正要走的是一条成圣之路。海瑞是个清廉的好官,也是好人,他这一辈子,上怼昏庸嘉靖帝,下怼朝廷贪官污吏,但是对于张居正的贪污,他却只说了一句:拙于谋身。

可见,张居正这一生,确确实实是功大于过!

但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能因为功,就消除过。

提出张居正的过失,有利于警惕后人,提出张居正的功德,有利于激励后人。

但是从张居正的角度,很多问题对他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毕竟在明朝,太监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不仅有东西厂,有时候锦衣卫也要听太监的,像高拱,他重入内阁靠的是什么,就是买通朱载垕身边的太监。皇帝的权力太大了,而太监又天天围在身边,熟悉的人对皇帝说和其他人说那效果肯定不一样。

所以,张居正也不得不和冯宝搞好关系,要和太监搞好关系,只需要一样东西:钱。

如果没有钱,就不能和皇帝最熟悉的人搞好关系,就不一定能保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也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张居正有的选吗?

没有。

所以,错的其实不是他,而是大明朝极其恶心的制度。

他有什么错?他只是一个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他只是一个想要天下大治的人,他只是一个想要实现世间公平的人,他只是一个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人,他有什么错?

朱厚熜身为一个皇帝,完全丢弃自身的责任,天天沉迷练丹,不仅沉迷,还为了有足够的钱成就自己的练丹事业,找了个舔狗天天剥削百姓,鱼肉百姓的严嵩。搞得国家战乱四起,贪官遍地,民不聊生。朱载垕继位后又整日沉迷女色,不理朝政,六年就死在了床上。明朝,草拟圣旨的是太监,盖玉玺的也是太监,这么重大的事,居然让太监掌管,真是可笑。

樊忠在土木堡的时候都笑自己,头回给太监送礼。

历朝历代,只有在末年,才会有朝廷大臣给太监送礼的事情出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历史上能和张太岳(张居正)比肩的没有几个,他这个人吧,工与谋国,拙于谋身。因为这个人很清楚自己的缺点,所以...
    小书闲谈阅读 1,702评论 0 3
  • 在朱载垕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儿。那就是明帝国的敌人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带着十几个人来到大明朝投降。这怎...
    小书闲谈阅读 1,297评论 0 2
  • 明朝是中国王朝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既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热血誓言,也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果敢和...
    冷眼观史阅读 10,671评论 5 32
  • 我的一生,崛起于对皇室宗亲的仇恨,却陨落于对黎民百姓的责任。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孙子,却又是个名副其实的失败父亲...
    文史小郎君阅读 9,874评论 43 286
  • 主要人物:万历,李太后,张居正,冯宝(太监), 故事背景: 国危思良相呀,张居正便在国家危难之时应运而生,毫不夸张...
    乌日勒门徒阅读 4,487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