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99:你从“尚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

这是我的第299篇日更

这几天遇见一位名叫“尚拙”的优秀伙伴。

为什么叫“尚拙”呢?

原来“尚拙”出自曾国藩。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两个字——尚拙。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意思就是天下间看似最笨、最拙的东西,能够胜过这天下最聪明、最巧妙的东西。

所以曾国藩有以下习惯:

不读懂这一句,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不看下一本。

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现在,是不是明白了“尚拙”的意思?

对,“尚拙”用现代文解释,就是死磕。

“死磕”一词来自北京方言,说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一种处事方式。

死磕就是无论做什么事,别人做1遍,我要做3遍,甚至更多,死磕到底,直到成功。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死磕的践行者。

【死磕古代表:曾国藩】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考了9年才考中秀才。

曾流传着一个笑话:

说是曾国藩家里进了小偷,小偷想等曾国藩入睡了再开始行窃,但是曾国藩一直背不出文章,小偷实在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笑话归笑话,但在曾国藩年少的时候,父亲严加要求他,必须要读懂书中内容,否则不能睡觉。

所以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每日十二条必修课,即“日课十二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正是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曾国藩的勤能补拙,让他基础打得很牢固,才有了为官十年连升十级的可能。

“尚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笨功夫”的背后,都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策略。

【死磕今代表:雷军(小米CEO)】

1987年,36年前,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雷军在图书馆,从《硅谷之火》这本书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梦想。

为了实现梦想,雷军决定4年的学分2年学完。

为了死磕这个目标,雷军拆解目标、借力学长、搞定老师,使出浑身解数。

上两倍的课,写两倍的作业,过两倍的考试,用地狱模式上大学。

正因为有了这种死磕精神,才实现了从一本书,到创办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

找到了梦想实现路径:

1.2年修满4年学分

2.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3.在学报上发论文

4.不断地创业

...

才有了今天的不负众望的小米13,还会有...

写在最后

成功的人做事,从来不会去寻找捷径。

因为他们懂得,下笨功夫,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一条捷径。


死磕就是在正确的方法下,愿意在一件事情上投入更多时间,更多的实践,直至发挥无限潜力。

就像稻盛和夫说的,成功没有捷径,唯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加油,死磕你的热爱,祝你梦想成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