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和一个台湾朋友聊天,他说他现在很纠结,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
他的女儿上小学之前是在厦门受的教育,他担心孩子若小学之后继续在内地受教育,压力会太大。虽然厦门不是北上广深那样的大都市,但是在教育方面的竞争还是很激烈。
他说,他只想要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就好了。所以他就把妻子和孩子送到金门的丈母娘家,从厦门回金门坐普通船只要30分钟,特快的船20分钟就到了。他每周末都能回去,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当他回台北父母的家时,发现自己妹妹才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自己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单词都没认识几个。
他就开始问自己,当初决定把孩子送回金门那样一个小县城是不是错了?
02
我和杨先生都来自农村,家里不富裕也没有背景。
杨先生还没有跟我结婚时,是做销售的,全国各地跑。成家后,因为没有背景,杨先生的家人曾建议我们,“野心”不要那么大,在老家安顿下来就好了。
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我们还是决定离开老家,去我们老家所在的泉州市区发展,一路走来艰辛自不必说。
两年前,杨先生因缘际会在厦门得到一个工作机会,我们又举家搬来厦门。
那时厦门的房价我们早已望尘莫及,但杨先生还是觉得信心满满,说孩子在厦门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杨先生在厦门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有时候我也会替他觉得累,好几次想说服他回泉州,毕竟那里我们还有自己的房子。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我们尽力就行。杨先生却还是很坚决要留在厦门,他说为了孩子,他不怕累。
因为一路走来体味了阶层和奋斗的重要性,所以我不敢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就好”,我知道他们必须吃点苦,经受一些磨炼,才能有以后体面的生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无论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还是其他社会、生活资源,都必须用钱才能拥有,扪心自问,我现在手中拥有的一切,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爱学不学吗?
03
前阵子投了某个公众号的稿件,被拉入该公众号的原创作者群,发现群里尽是初高中生,最小的刚上初一。如果我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生子,小孩现在也上初中了。
多可怕啊!从职场上来讲,00后已经出来和我们抢饭碗了;从教育上来讲,十几岁的孩子就已经掌握了一项生存的技能了。
我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还很迷芒,到大四实习时,求职简历上除了英语过了六级,专业成绩前2%之外,再没有别的可以拿得出手的才能。即使是这两个“才能”又能帮我找到什么工作呢?
我的专业是财政学,找财务工作不需要英语六级,也不需要我的专业成绩,他们更需要的是我是否有实际的财务工作经验。
而且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财务工作,那时候我差点一毕业就失业了。
我真正开始不那么迷茫(迷茫是人生的常态),清楚自己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在我过了三十岁以后。也就是,我比别人晚了大概十年才找到人生方向。
十几年前我们毕业时的就业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我的大部分同学在上学的时候也都跟我一样迷茫,但是那时候很多路都比现在好走,比如我们班42个人,毕业的40个人里面,大概有一半都是走上仕途。
但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那么大,社会发展又那么快,等到毕业再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已经太迟了。
所以,我不敢让我的小孩“无忧无虑”,不希望等到他长大的时候,会怪我没有及早给予他成长的监督和指引。
04
认识一个朋友的姐姐,她一直是“快乐教育”的推崇者,她的教育观是“爱他就给他自由”,她反对一切形式的早教,反对上各种兴趣班,坚持让她儿子的童年必须以玩为主。
按这样的理想状态发展,孩子原本应该是快乐无忧的,但是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她的儿子却不能很好地和别人沟通,因为同龄的小朋友大多有着自己的课外兴趣班,一起玩的时候,很喜欢“得意洋洋”地分享,而自己却插不上嘴,很是闷闷不乐。
(这个问题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也遇到过,小班时,我没有给他报任何提高班,有一次他就问我:“妈妈,为什么别人可以上提高班,我就不能上呢?”)
这位姐姐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和孩子沟通,得知孩子也想学点课外兴趣,就让孩子自己选了一个。但没过多久,孩子觉得兴趣班太束缚,不想学了。她也就不强迫孩子,快乐教育嘛,不学就不学了,孩子高兴就好。
而这种所谓“快乐教育”的弊端在孩子上小学后就突显出来了。由于班上的同学们很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并且还很早就接触到了知识的学习,上课不费力,学习成绩好,常常被老师夸赞。
相比之下,这位姐姐的儿子在班里的表现很平淡,成绩也一般,自信心就受到很大的打击。她的儿子便问她:“你为什么不让我小时候多学点东西呢?”
上了小学之后,大概没有一个父母敢跟孩子说,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高兴就好。所以才有父母陪孩子做作业到心脏病住院。
05
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之道。教育上的的“无为”不能真的得到快乐,而天天逼着孩子上各种班甚至把孩子逼上绝路的更不可能快乐。
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玩乐中学习,才能真正获得快乐。
现在的学习资源丰富,各种好看的绘本、各种益智小游戏、益智玩具,可供孩子们选择。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包括各种思维能力,都可以在玩乐中学到,所以学习并非只能“学海无涯苦作舟”,可以有很多方式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可以在未来的竞争中转化为技能的兴趣爱好,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可以受益终身的习惯。比如阅读,比如画画……
然而,就算再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也没有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是不需要刻苦努力,辛勤付出的。
台湾朋友和我们聊天时,说道:“我小时候是玩泥巴长大的,你们知道吗?”
我说:“我们才是真正玩泥巴长大的孩子,因为小时候乡下除了泥巴没别的。而你城市长大的小孩,是特地去找泥巴来玩的。”
朋友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