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画家开始摆脱历史、神话和宗教等题材的限制,开启了后印象派的征程,而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后印象派”呢?原因竟是因为一个艺术画展。
1910年,罗杰·弗莱策划了一个艺术画展,其中只有少数印象派画家的画作,例如马奈和塞尚等名家,剩下的都是没有名气的画家。而作为刚刚起步的新派艺术家,这个时候的梵高、高更等人,并不是很出彩。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看展,这个聪明的策展人就将展览名称叫做《马奈和后印象派艺术家》,后来就简称“后印象派”,这也算得上是印象派的另一种发展。
梵高艺术生涯的起源和发展
梵高自画像系列
今天我们也不讨论很多后印象派画家,就聊一聊那个“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远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影响了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的荷兰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
1853年3月30日出生的梵高,直到出生后的第27个年头才开始学画画,因此大家都说他是个天才。我想,作为一个顶级天赋型选手,梵高小时候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一些熏陶。
这不,他的五位叔叔伯伯中有三个都是成功的艺术品交易商,从小与叔伯感情很好的梵高,会经常和他们谈论艺术,而这,就给了梵高很深厚的艺术底子。
1886年3月,梵高只身前往巴黎,4月-5月在费尔南德·柯罗蒙的画室就学,梵高在这里结交了不少朋友,例如那个被人称作“蒙马特尔之魂”的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
在巴黎期间梵高还认识了保罗·高更、保罗·塞尚、乔治·秀拉等画家,在塞尚的介绍下还结交了作家埃米尔 左拉。俗话说,近朱者赤,有一群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当朋友,梵高的绘画水平也开始呈直线上升。
高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艺术
梵高的大部分作品,现已都跻身于全球最著名艺术作品行列。2004年,他还在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排名第十,而第九是17世纪伟大的画家林布兰。这么多伟大的作品,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的欣赏一下呢?
所以今天,我们就从色彩搭配的角度,来欣赏一下梵高的这些作品,毕竟梵高对于色彩的运用,可谓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 干草色的萧条
1879年,梵高在比利时南部的一个小村里当传教士。他担忧村庄里矿工的安全,怜悯面黄肌瘦的流浪汉,这样强烈的宗教情感与悲天悯人的性格,让他与贫穷劳动者之间在精神与感情上产生了共鸣,就好像上帝在人间。不仅如此,在比利时传教期间,都让父母开始担心起他的精神健康,甚至想将他送进精神病院。由此可以看出梵高有着多么强烈的社会道德感。
作品:《吃土豆的人》 | 创作时间:1885年 | 收藏地点:梵高博物馆
于是在1885年4月,梵高画出了他绘画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作品《吃土豆的人》。
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去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
这副油画表达了当时平民生活的真实状态。梵高用大片的干草色,很容易使人想到衰草,因此萧条感扑面而来,但桌子上方那微亮的煤油灯,又好像是希望,即使很贫穷,也可以用勤奋的双手去创造。
2. 粉红色的热情
年轻的梵高,精神状态似乎出了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三段恋爱的失败,让梵高陷入精神的旋涡当中。因为梵高曾说:我不能没有爱情,没有女人。
1881年,在对表姐科尼莉亚的单向不论之恋中,让他变得疯狂。在绝望中,梵高在手上写下“我能在火上忍多久,就让我和她在一起多长时间”,并将手放在灯火上烤,最后还是他叔叔将他救了下来。最后科尼莉亚的父亲告诉梵高:你连支撑自己的收入都没有,你们俩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此后的梵高遭受了更多情感的挫折,精神状态也渐渐不好,因此还住过精神病院。
作品:《盛开的桃花》 | 创作时间:1888年2月 | 收藏地点:克罗勒-穆勒博物馆
直到1888年,梵高来到了阿尔,他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在此期间,他热情的写生,画了无数杰出的风景画,这幅《盛开的桃花》就是期中之一。海蓝色的天空与水晶玫瑰色的桃花交织着,纯白的云朵穿插其中,桃树旺盛的生命力,在梵高的笔下变得极其饱满,可以感受到梵高当时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3. 黄色的温暖
梵高很喜欢黄色,黄色的鲜花,黄色的屋子,黄色的麦田,似乎是因为黄色会给人以阳光和希望的感觉。
作品:《花瓶里的15朵向日葵》 | 创作时间:1888年8月 | 收藏地点: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1888年,梵高画了很多风景,例如著名的静态油画作品《向日葵》系列,呈现了向日葵由盛放到凋谢的各个阶段的形象。梵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表示:“可以说,向日葵是属于我的花”。梵高将黄色的力量的表现到极致,就像他那短暂而璀璨的一生。
作品:《黄房子》 | 创作时间:1888年 | 收藏地点:梵高博物馆
1888年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是《黄房子》。这幅画很温馨,黄色的房子和蓝色的天空,帆高依然用他喜欢的黄色和蓝色为主色调,这像极了他想要建立的“南方工作室”。
黄房子画作左边的是一家杂货铺,旁边还有公共花园;而右侧则是梵高的住所,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窗,配上金黄的一片,是温暖舒适的感觉;在画面最右方,有人赶路,有人聊天,还有人喝酒,那里还有一座铁路桥,黑色的火车白色的烟,是生活的状态。画中的几个人有的在走路,有的就在一起聊天,有的在喝酒,给人一种很舒适的美好。
作品:《麦田里的丝柏树》 | 创作时间:1889年
麦田是梵高最爱的主题,他最后可以说是将生命结束在麦田里。《麦田里的丝柏树》这幅作品,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金黄的麦田,随风飞舞;丝柏的枝叶像舞蹈的火焰,窜上云天;随风而动的绿植,张扬着生命的不平凡;远处的群山,是淡蓝色的宁静;淡绿色的天空下,有海浪般翻滚的白云。色彩交织在一起,处处透露温暖。
4. 蓝色的忧郁
突然,梵高的精神崩溃了,他在1888年12月23日的这天,在与好友高更的吵架中,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梵高在疯狂中又有一丝清醒,1890年,他自愿住进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但这个时期,却是梵高的创作巅峰。
作品:《星夜》 | 创作时间:1890年 | 收藏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的梵高,画风开始趋向于现实主义,作品充满忧郁精神和悲剧性幻觉,这幅著名的作品《星夜》就是代表作之一。梵高用狂野笔触,将色彩塑造的更为立体。用蓝色的颜料将自己的内心跃然于油画布上,像是孤独,又像是期望。
梵高将他印象里的星空画了下来,星空下的村庄似乎是梵高想象中的故乡,带有尖顶的教堂,有可能来自梵高的家乡。当蓝色、浅蓝色、深蓝色一起构成的背景与明亮的白色、暖意的黄色,金黄色一起组成旋转的星空时,作品充满了动感,翻涌的星云对画面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梵高在信中写道:“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星星一无所知,可是我一看见星星就开始做梦,就像我一看见地图上代表城镇和乡村的黑点就开始做梦一样,如同我们可以乘车去塔纳斯孔或鲁昂,我们可以乘死亡列车到星星上去,到星星上去,到永远的艺术之夜,那里只有无穷的梦境,绚烂永不落。……”我想,对于梵高来说,星空不仅仅是浪漫的景色,也是心中永恒的归宿。
结语
书上记载,1890年7月27日的晚上,37岁的梵高用7厘米口径的福勒舍左轮手枪自杀,并无目击者。自杀地点可能是他曾经画过的一片麦田,也可能是一座农舍,子弹击中了他的一根肋骨,穿过了他的胸膛,但没有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枪击过后,他仍可以做行动,并走回了乌拉客栈,他找了两名医生来查看伤势,但因为没有外科医生在场,子弹无法取出,医生给他做了一些应急处理,就离开了,梵高的一个人待在卧室,抽着烟。第2天弟弟提奥跑去看他的时候,梵高的精神状态还不错,但其状况在数小时内迅速恶化,最终因伤口感染而在29日凌晨去世,提奥说他的哥哥遗言为“痛苦永存”。
在最后,我们就让爱德华蒙克的话作为结束吧。爱德华蒙克说:在他短暂的一生里,梵高没有让他的火焰熄灭,相反,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些燃烧着的火焰就是他的画笔为艺术燃尽了一切。
我想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