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本实操型的好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书中提到一个技巧:我能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个技巧能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养成如下思考习惯:
1.在遇到人际问题时,思考该做什么
2.思考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
3.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4.判断一个想法好不好
5.认识到其他人也有感受,并且会考虑自己的感受
一个完整的“我能解决问题”的对话模式,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1.明确问题所在 --有什么问题?
2.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对此大家有什么感受?
3.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4.预估解决问题的后果--如何那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用”我能解决问题“对话模式案例:
妈妈:毛毛,你为什么要抢豆豆的玩具?
毛毛:豆豆拿了我的玩具不肯还给我。
妈妈:那你为啥要还回来。
毛毛: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
妈妈:那你那样抢玩具,豆豆会有什么感觉?
毛毛:很生气。
妈妈:那你抢玩具的时候,豆豆做了什么?
毛毛:他不肯给我,还打我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
毛毛:我也很生气。
妈妈 :你生气,你朋友也生气,并且他还打了你。你能想一个你们两个都不会生气,他也不会打你的办法拿回玩具吗?
毛毛:我可以请他给我。
妈妈:那样会发生什么?
毛毛:他会说不。
妈妈:他可能会说不,你还能想到其他不同的办法来拿回玩具吗?
毛毛:我可以用其他玩具和他换
妈妈:好主意,你想到两种不同的办法,去试试吧。
再启动这个”我能解决问题“的技巧之前。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些概念和思维的练习。
第一步用字词游戏来掌握如下概念,随时随地的问和孩子来用这些词语造句练习。可以辅助角色扮演来练习
第一阶段的字词练习:理解基本的判断
1.是/不(没有)
例如:现在是上床睡觉时间,而不是玩游戏时间
2.和/或者/还是
例如:你可以用水彩笔或者蜡笔来画画
3.一些/所有
例如:你捡起了一些玩具,还是所有玩具
4.之前/之后
例如:你该在穿上袜子之前还是之后穿鞋?
5.现在/以后(稍后)
例如:你想现在去吃饭还死活稍后去吃饭
6.相同/不同
例如:这几个硬币看起来相同还是不相同
第二阶段的字词练习:因果关系,顺序关系,合理性,公平性
1.合适时间,不合适时间
例如:睡觉时间到了,现在是看电视的合适时间还是不合适时间?
2.如果,那么 (多询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例如:如果你现在还不如刷牙洗脸,那么就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时间去看睡前故事书了)
3.可能,或许
例如,如果你晚上睡觉不盖被子,那么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感冒)
4.为什么,因为
例如:为什么我们要带上雨伞出门,因为今天下雨了
5.公平,不公平
例如:大家都轮流排队玩游戏,如果有人抢玩具,那是不公平的。
6.同时
例如:我能同时吃饭和玩游戏吗
第三阶段的字词练习:考虑感受的字词练习
学习”开心,伤心,自豪,沮丧“的意思,可通过一些场景或者角色扮演来认识情绪。
例如:
1.什么事情让你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开心,伤心,生气,自豪,沮丧
2.你做什么事情,会让爸爸(妈妈,哥哥等)开心,伤心,生气,自豪,沮丧
3.说一说,你上次感到开心,伤心,生气,自豪,沮丧的事情吧
4.当你完成这件事,你会不会感到开心,伤心,生气,自豪,沮丧?
5.当你们队赢得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6.系鞋带可能很困难,当你系不上的时候,你是觉得开心还是沮丧
7.你怎么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除了听和看,还可以问。去问问他。
8.该睡觉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9.早上起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10.那个人感觉怎么样?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你会有和她相同还是不同的感觉?
第四个阶段的练习:解决一个问题不止一个办法,练习找出2种以上的解决问题办法
1.那是一个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嘛?你能想出不同的办法嘛。
2.你得想个不同的办法,我知道你是个会想办法的人
3.你可以做点不同的事情,避免那样的情况发生。
第五个阶段的练习: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不同的后果,练习思考如果我那么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1.如果你那么做,XXX会有什么感觉?
2.如果你那么做,还可能发生什么事儿?
3.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你会有什么感觉?
做完以上五个步骤的练习,父母和孩子基本都能掌握”我能解决问题的“思维技巧。
改变思维习惯需要一个练习强化的过程,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