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各种宫斗戏甚嚣尘上,霸屏霸得飞起。每每看到几十、几百个美人儿(数字可能还要量级扩大),围着一个真正的男人(皇帝,可能还是个老头头),各种勾心斗角、你死我活,悦史君就感慨:女人何苦难为女人;可深宫大院资源严重稀缺(除了皇上,全都是太监),谁弱下来谁就一辈子活寡,真是两难局面,没法破解的啊!
难道这些被君王从全国筛选、养尊处优于最豪华别墅的佳丽们,只能彼此“相煎何太急”吗?非也。纵览千年史卷,悦史君发现了唯一一位破此真龙棋局的人,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大周王朝圣神皇帝武则天!
虽然武则天的故事满天飞,但浮于后宫争斗和皇权内讧的老套路,反而让人分心。悦史君决定通过极简梳理,分析武则天的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嫡长子孝敬皇帝李弘、嫡次子章怀太子李贤、嫡三子唐中宗李显、嫡四子唐睿宗李旦,以及李唐宗室勋贵等多个利益攸关方,为悦友们揭开武则天称帝路上的那些套路与反套路!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提及中国史上最成功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因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服”!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青年李世民随父起兵,在推翻隋朝、创建唐朝的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隋朝大业十四年、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恭帝被迫禅位于隋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改国号为唐,改年号为“武德”;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又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举薛仁果父子、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群雄,让“秦王李世民”的威名享誉大江南北;老爹唐高祖李渊一高兴,又封他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还下诏特许李世民的天策府自置官属。
然而,先天的嫡次子身份,让李世民当皇帝的野心,在理论上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过,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击,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使得老爹唐高祖李渊不得不提前退休,把皇位禅让给李世民,是为唐太宗。
杀兄、弑弟、逼父,无论后世文人怎么洗白,始终是李世民的一大黑点,毕竟有悖人伦。让人庆幸的是,他登基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就这么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千算万算,却在宫帏之内,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又召了一位美人进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她就是时年14岁的武则天。
不过,武则天似乎并未得到唐太宗的恩宠,入宫12年,不仅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地位也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一直就是个小小的才人。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在深宫女人堆里的摸爬滚打中,成长为一名24岁的绝艳少妇。她明白自己在唐太宗这边没什么大的希望,于是在唐太宗重病期间,她成功勾搭上了唐太宗的继承人、比自己小4岁的皇太子李治,让丈夫唐太宗和她又多了一层关系,成了她的公爹。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9个儿子(共14个儿子)、嫡三子(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生有3个儿子)。可以说,无论怎么排,都轮不到李治继承皇位,可事情往往就是出人意料。
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治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凭着皇子的身份,他先后被封为晋王、并州都督、右武候大将军。虽然位高爵显,但充其量也就是个藩王罢了。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因唐太宗错误的亲子关系,皇室内部发生重大变故: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因逼宫谋反事泄被废黜;嫡次子(皇四子)、魏王、雍州牧、相州都督李泰,也因意图谋嫡而被降封为东莱郡王。
为了保全儿子们的性命、避免类似“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再次发生,唐太宗听从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的建议,册立李治为皇太子。
让唐太宗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像个乖仔的李治,却在自己病重期间,和自己的小老婆武则天有了瓜葛;还好唐太宗至死都不知情,要不然……不忍往下细想……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于长安太极殿,是为唐高宗;而武则天却只能依唐朝后宫之例,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当尼姑。
但唐高宗对武则天这个比自己大4岁的后妈,一直念念不忘。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高宗在老爹唐太宗周年忌日时,入感业寺进香,“偶尔”遇到了武则天,两人又擦出了爱的火花。
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孝服期满后,立马将武则天再度接入宫中。唐高宗的宠爱,加上武则天的会做人(配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仅仅4年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便不顾众多元老大臣的反对,下诏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ps:老公和老公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前任唐太宗一直让武则天坐冷板凳,才人12年坐到底;现任唐高宗呢,4年就让她开挂做了大唐王朝的国母,真是6~)
由于唐高宗的体质不太好,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以后,经常头晕目眩,皇后武则天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显庆末年,唐高宗在武则天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虽然唐高宗处理朝政时,会和武则天共同商议,但他仍掌握着实权,并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留有遗诏曰:“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即武则天)处理决断。”
悦史君点评:唐高宗和武则天生有4个儿子,分别是嫡长子孝敬皇帝李弘、嫡次子章怀太子李贤、嫡三子唐中宗李显、嫡四子唐睿宗李旦。从唐高宗的遗诏,悦友们应该能看出来,“军国大事”的决断权,实际上是让渡给武则天了;那么,已经熬死两任皇帝老公的武则天,又是如何跨越4个儿子的障碍呢?
嫡长子孝敬皇帝李弘:早逝的合格接班人
唐朝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弘出生于皇宫,是唐高宗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长子。此时,由于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没有子嗣,当时的太子是唐高宗的庶长子李忠。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由此成为唐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被进封为代王。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唐高宗诏令废黜皇太子李忠,改立4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李弘自幼孝顺仁德,体恤民情,深得唐高宗的宠爱与重视,也得到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但却体弱多病。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23岁。高宗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赠太子李弘为皇帝,谥号“孝敬”,以天子礼仪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
悦史君点评:李弘死在了父母前面,这也让他对母亲武则天称帝的威胁,降到了最低。但客观来说,李弘确实是一位合格的皇太子。👍
嫡次子章怀太子李贤:针锋相对惨遭废杀
唐朝永徽五年(公元655年),李贤出生于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祭拜昭陵途中,是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被唐高宗立为皇后,李贤由此成为唐高宗的嫡次子。同年,李贤被进封为潞王。随后几年,李贤先后迁任岐州刺史;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改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加扬州大都督;加右卫大将军;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李贤的五哥、皇太子李弘猝死后,李贤继立为皇太子。
李贤在为皇太子期间,处理政务明确公允,为朝廷内外所颂扬,深得唐高宗的褒扬和重视,但却与母亲武则天关系紧张。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武则天派人揭发皇太子李贤的阴谋,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被定为谋反凭证。唐高宗一向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但武则天却说:“为人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赦免罪行。”于是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已被幽禁数年的庶人李贤,再次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今四川巴中)。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命令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校检庶人李贤的住宅,以防备谋反隐患。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年仅29岁。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李贤的八弟、唐睿宗李旦追加李贤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章怀太子墓。
悦史君点评:李贤和乃兄孝敬皇帝李弘一样,也是一位合格的皇太子,但由于和政治野心庞大的母亲武则天起了冲突,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不免悲剧。感叹~😢
嫡三子唐中宗李显:操之过急反被贬黜
唐朝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李显生于长安,是唐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嫡三子),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初封周王,后改封为英王。
在李显的五哥李弘与六哥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李显在为皇太子期间,大政方针都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表现很是一般。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李显继承皇位,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由于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宰相裴炎与武则天联手,将刚刚继位55天的李显废为庐陵王,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丹江口)、房州(今湖北省房县)等地14年。期间,武则天已成功称帝。
悦史君点评:和两位哥哥李弘和李贤比起来,李显不仅在皇太子位置上,没有得到唐高宗和众大臣的认可;在接过皇位后,急于抢班夺权,得罪了亲武则天的大臣,也让自己的小九九提前暴露,终被武则天降封贬適,没能阻止母亲的进一步行动。太急躁,不淡定,就是李显留给我们的教训。😄
嫡四子唐睿宗李旦:甘当傀儡忍字当头
唐朝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李旦生于长安,是唐高宗的第八个儿子(也是嫡四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
李旦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唐高宗的喜爱。后来先后被改封为冀王、相王、豫王。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李旦的七哥、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武则天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而后,李旦便被软禁在皇宫中,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朝野上下纷纷劝武则天称帝,皇帝李旦迫于形势,也上表请母后称帝,并求赐武姓。武则天称帝后,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自此,李旦开始了艰难的皇嗣生涯。
悦史君点评:李旦的才能不好下结论,但他的忍功,确实是其他3个哥哥比不上的;但也正是他无原则的退让,使得武则天得以从容部署,直到条件完全成熟,成功称帝。当然,在鸡蛋碰石头的形势下,李旦的坚忍,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李唐宗室勋贵:骄奢淫逸不成气候
唐朝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唐朝开国名将、英国贞武公、辽东道行军总管、太子太师李勣(原名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的孙子,英国公、柳州司马李敬业,以挽救恢复庐陵王李显的帝位为借口,在扬州起兵发对武则天,短时间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
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
丁酉,武则天追削李敬业祖父李勣和父亲李震的官职封爵,掘墓砍棺,恢复其本姓徐氏。由此,李敬业也成了徐敬业。
同年十一月,徐敬业被他的部将王那相斩首,他们的首级被送往神都(今河南洛阳)。徐敬业之乱被平定。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找借口杀害安南王李颖等李唐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琅邪王、博州刺史李冲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越王、豫州刺史李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应。武则天分遣丘神勣、魏崇裕率大军镇压。李冲起兵七天即败死;同年九月,李贞也兵败自杀。武则天随后迫使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人自杀,李唐宗室几乎被杀戮殆尽。
悦史君点评:与唐朝开国君臣相比,他们的后代出身显贵,早已失去了战斗力,面对武则天的强力镇压,仓促起兵的结果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乃吾之使命
唐朝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并州(今山西汾阳、文水一带)人,是唐朝开国功臣、应国定公、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武士彟的二女儿,母亲杨氏是隋朝宗室、遂宁恭子、纳言、右武卫将军、左光禄大夫杨达。也就是说,武则天身上有一部分隋朝皇室的血脉。
在熬死两任丈夫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大儿子孝敬皇帝李弘早逝,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被杀,三儿子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软禁外地,四儿子唐睿宗李旦甘为傀儡皇帝;李唐宗室勋贵的数次反抗,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后,大权在握的皇太后武则天,加快了称帝的步伐。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命令自己的面首、白马寺主持薛怀义,率领一万多人毁乾元殿,建明堂,为称帝造势。
同年,武则天的侄子、周国公、礼部尚书、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并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的,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命其石曰“宝图”,之后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年,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4卷献上,《大云经》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提主(佛教以人世为阎浮提)。
同年12月7日,在武承嗣等大搞君权神授迷信活动、朝野上下纷纷劝进的喧闹声中,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自己做起了“圣神皇帝”。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66岁,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悦史君点评:1326年前,武则天能跳出尴尬死结的无奈命运,她的成功可以说是无法复制:先后嫁给父子两代皇帝,已是妃中奇人;本身英明神武,四个儿子虽一个个递补为皇太子,却只能无奈给母后让出皇位;而李唐宗室勋贵的反扑,在她的运筹帷幄之下,却都不成气候。她干的是天下从来没有先例的事儿,胜过帝王将相无数。
虽然官修的新旧唐书,都站在封建皇权和男权的角度,对武则天以一介女流的身份称帝,大加贬损;但还是有很多史学家,对武则天表达了肯定。悦史君在此摘录几段,供悦友们参考。
北宋温国文正公、宰相、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南宋魏郡开国文敏公、光禄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副相)洪迈:“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翼:“女中英主。”
悦史君认为,武则天称帝之后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文治武功都没话说,堪称一代英主!
唐太宗之事后诸葛亮式叹息!
亲爱的悦友,读完后记得分享喔
您的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