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站在一定高度上,对某件事情的全盘进行推演,推演出事情未来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和走向。
战略能力考查的是一个人的推演能力和抓重点的能力。
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越高,他制定战略的范围越广。
-(见永澄老师共读讲解)
二、“以终为始”和“战略”的关系
“以终为始”是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的第二个习惯,是指从你的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出发,设想实现目标的路径、方法和步骤,然后一步步实施的过程。所以,以终为始包含两个步骤:第一在头脑中想象和构思,第二付诸实践。
战略和以终为始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战略是先有谋划再有实施,先想清楚再行动。而且这个思考的高度必须足够高,视野要足够长,至少是5-10年,甚至一生的规划。
三、在战略问题上我掉的坑:
一)没有设想,或者没有设想得很清楚、细致周到,就直接做,结果后面不断冒出问题来,焦头烂额,应接不暇。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瞎折腾,自己并没有收获什么,转了半天又回到原点。
案例:
* 去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任教学主任,先写了一份工作规划,接着大致了解了机构的业务情况,没有弄清楚机构人员组成、所负责部门的业务范围,也没有与下属人员沟通,就立刻自己按照设想干了起来,结果被老板问到**班级的课程如何安排时,都根本答不上来,因为前面忙于其它事务,根本就没有精力去考虑这档事。
* 去外地某民办学校应聘,了解了该校的大致情况后,拿不定主意去还是不去,不知道到底把什么作为找工作的第一标准,最后决定实地考察后再下判断。去实地参加面试后,觉得与事先设想的差不多,还不如一开始就打消面试的念头,免得一路上舟车劳顿浪费时间。
二) 考虑问题太短视,没有关注长周期视野里的问题。只想到眼前的短期的目标。
只想到近期(如几个月至一年)的目标,没考虑到5-10年的生活甚至整个人生的奋斗目标。
所以常常陷入细节,走入一些死循环,同样的低价值的事情总是不断上演。
案例:
自从离开体制内单位,在外面闯荡,一直离不开一个思路:找一家稳定点的学校任职,拿工资干到退休。所以这些年都在不停地找工作,干几年,换掉,再找,再换。
一有招聘单位打来电话,我看大致条件不错,觉得是一个机会,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根本没有想想:为何要去?难道就只是为了挣那份工资?有个饭碗?难道就这样不停地去各地面试?如果最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又该如何呢?
现在看来我前些年接二连三地投简历,车马劳顿地去面试就是一种低水平地勤奋,用这种广撒网的勤奋来代替或掩盖自己在战略上的无能和懒惰。
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能完成领导交办的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满意,绩效考核达标即可。在业务能力上也没有多大的积累,下班后满足于休息娱乐。没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目标去指引,每年好像都是过一种轮回,重复性的,不是朝着一个核心目标去靠近。
三)原因:
1. 执念:
以为设想是空想,光想没有用,到实践中去做做,体验下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走出第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2. 思想懒惰,因为难而懒得思考。用低水平的努力去逃避艰辛的思考。
《思考,快与慢》里面讲到:
系统2(慢思考)其本身却很懒惰,除了必需的努力外,它不愿多付出,哪怕是一点点。
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他在运用最省力法则,能不多想就不多想。
我以前没意识到愿景和人生目标的重要性,觉得太遥远的东西想也白想,离现实太远,我怎么知道5年以后发生的事情?这中间得有多少变数?想那么多干嘛?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3. 缺少相关的认知,根本不知道做事情之前要好好推演一下事情的走向和结果。
永澄老师在领读中的一句话说得好: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不知道”和“没能力”导致的。
基于对目标的重要性、战略的内涵以及以终为始的不了解,我在做一件事时,视野不够广,目光短浅,只考虑了赚钱和生计,没想到工作的价值在于经验的积累和实现更大目标的途径。由于不知道任何事情的达成都是经过“二次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思,然后在体力上付诸实践,所以对于“第一次创造”不重视,只是凭感觉片面肤浅地想了一下,根本不深入细致,根本没去思考整个事情的前后逻辑,过程、关键点、重要相关因素、步骤和可能的结果,更不会想到事情背后的暗局(不为人知的细节)。
案例:
* 去一家培训机构面试后通过了,以为剩下来的就是尽快适应工作,开始辅导学生,学生的成绩因为老师的精心辅导而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果实际情况却与我设想的大相径庭,因为首课不成功,学生没能留下来。后面迟迟不能上岗。事后分析,在入职之前没有从战略上考虑清楚在培训机构担任辅导老师的工作特点:
-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是如何的?上下游是哪些因素构成?在一个辅导机构里核心部门是什么?这个行业或公司的头部是什么?专任教师在公司的业务链里面处于什么地位?哪个部门掌握了核心资源?我在里面的成长路径是怎样的?对我来说工作上最困难的地方在哪?如何克服?我有什么优势?我的工作与本部门或其它部门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果在入职之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可能后面会少掉坑,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四、关于高价值头部区域的思考
《跃迁》第二章用了37页来讲“高价值区”和“头部”(P.61--P.97),可见这两个概念在战略中的重要性!书中概述了找头部的原则;
1. 从价值出发而不是从自身的优势出发
2. 思考差异化优势
3. 先做鸡头(身边小范围内的)再做凤头(更大的平台)
反思对比我这几年在求职上的做法,好像没有遵循上面的原则。
我以前都是四面出击,看到一个机会就逮,无论是接受还是拒绝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没有前后推演,感觉这个机会不错,就很快决定去看看,总是抱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的心态,说不定这个公司还不错呢。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做事情沉不住气,做判断和决定背后没有冷静思考,没有充足的理由,更没有深入推演全过程。这跟我两年前炒股一样,看着一只股票感觉不错,就买下或卖出,为何买卖却出不出理由,全凭感觉或者旁人的推荐,懒得自己去逐一分析背后的逻辑。
听了刘哲涛和宋宣两位大咖的分享,我越发感到,无论是搞事业,投资还是求职,都要有一个沉稳的心态和缜密的思考,尤其是大方向上战略上的思考。
对所从事的行业做深入冷静的观察,观察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因素,关键节点和态势,对于整个复杂系统的运作有个全面透彻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可以挖掘的有高度市场价值的点,这个点也就是你的差异化,你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先占好位,找准赛道,再去努力。
无论是刘哲涛做涛说PPT,为B 端企业用户提供PPT制作方案,还是宋宣创办“掌柜攻略”和勺子课堂,提供餐饮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他们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市场调研和观察,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差异化道路。
他们的经历再一次彰显了一个真理:随大溜是平庸的,无法进入头部,无法跃迁。
如何判断是不是高价值的赛道或领域?
1. 需要我们对行业有冷静而持久的观察和思考,全面了解整个产业链和系统,要舍得花时间静下心来研究所在的行业和公司,研究用户的需求与你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契合点,看行业高手的文章和做法,找高价值头部区域,找你的高优势领域。不要在中低价值的赛道内玩,那样不可能跃迁,只能平庸地活着。
2. 不要一拥而上,不要四面出击,平时积蓄力量,细心观察,耐心等待最好的机会,时机到了再全力猛攻。
3. 大方向定下来,找准赛道后,把大赛道里的机会都试一试,在可能的区域内不断试错,小步快跑,慢慢精进,从鸡头到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