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网络
01
虽然至今为止的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为活着才有机会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
——东野圭吾
这两年听闻的许多消息,都会让我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反问一句:怎么会?
明明心里很清楚,「无常才是常」,可还是会感慨,会难过,会遗憾。
今天早上照例看了眼热搜,就看到西安大V黑娃心梗去世的消息。
往前翻一翻,他13号还发了微博。
还在评论区和粉丝互动。
其实,最让人难以释怀的离开方式,不是久病,而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是连声再见都没有,就裹着家人们的叹息与遗憾走了。
02
死神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以前觉得在千里之外,现在觉得就在身边。
2015年3月,深圳36岁IT男张斌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当日凌晨1点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2017年6月,浙江某医院26岁的医生陈德灵猝死,夜班交接,同事找他时才发现人已经没了...
2019年11月,35岁的高以翔倒在综艺录制现场,再也没有起来...
听闻越来越多意外,我们再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没事,我还年轻」。
死神收人,不挑年龄的。
再也没有哪些时刻,比这段日子更能让我们普通人理解『失去』二字了。
甚至我一个平时心特别大的朋友,都在聊天时桩桩件件地数着新闻感慨:你说,生命怎么这么脆弱呢?整整一家子的人怎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就相继去世了呢?
这种疑问总是让人心惊肉跳。
如果可以,谁不希望平安喜乐到老?
03
你们写过愿望清单吗?
我写过,每年都写。
如果把连续几年的「To do list」放到一起,就会发现,那些愿望就像装在一个漏斗里,而漏斗下面的口每一年都在缩小。
不是我想要的越来越少。
只是忽然明白,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有限,天边的星星再眩目,我都得先顾好眼前的苟且。
以前,我想要浪漫长情的恋爱;想要轻松稳定的工作;想要温馨顺遂的家庭;想处处得到别人的认可。
想要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寓,亲自设计一个内嵌式大书柜;想养一只猫,猫的名字我都想好了;想实现出行自由,去英国喝红茶,去北欧看极光...
可现在,我觉得「平安健康」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要有「好好活着」的基础,然后在「To do list」上做加法,有节奏地去抵达远方。
04
日本有做临终关怀的护士曾将1000位临终遗书整理成了一本书:《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其中前五名是:
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被情绪左右的一生
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没谈一场永存于记忆的恋爱
没能去想去的地方旅游
其实认真想想,这些愿望,并不需要你有多大的成就才能实现。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在一刻不停地赶路,转而将它们寄托在了「来日方长」上。
却不曾想,「来日方长」有个无法战胜的宿敌,名为「意外」。
怎样才算实现梦想呢?拥有多少才算够呢?
我对「move on」的理解,从来不是以健康为代价的往前冲,而是定个力所能及的目标,稳步往前走。
再怎么样,都得先活着,才能谈以后啊。
别让「遗憾」成为你留给亲人的唯一寄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