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梅
01
吃饭时弟弟问我 :“姐姐,人可以活到一万岁吗”
我笑着答 :“怎么可能!”
“那两百岁呢?”
“不会。”
他又一次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 : “一百岁呢?”
我愣了一下,慢吞吞地说 : “可能会,但很少。”
“哦。”他低下头继续吃饭。
弟弟的问题让我一阵怅然若失 : 又是一年春节,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父母离五十又近了一年。
“一百岁不足”和“接近50岁”,这个对比如同一桶冷水在我心里倾泻。
在我们无比渴望回到小时候的春节,父母一天天变老的年轮却从没有停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残酷的,是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02
我今年大二,这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三次回家,每次一个月左右,一年只有两个月在家里。
每次回家前我都下定决心回家好好陪家人和父母,但回家后却常常忘记好好陪伴。
我列了一大堆假期清单,却都是为自己,父母则还是像往常一样为我洗衣做饭,我们各司其职,我们匆匆向前。
想起高考录取结果出来的那天,我兴奋地冲出外面对着刚下班回来的母亲说 : “妈,你猜我考到哪啦?”
她支好电动车,缓慢地走进屋子,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哽咽地应和着我 : “看你高兴的样子,肯定是重庆呗。”
那个声音低沉,仿佛再多一秒就要哭出来。
我现在才意识到 : 我们常常做的很多决定,都是先为自己考虑的,甚至于忽略了我们未来四年生活的地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上大学前,我教母亲录电台,开学后有一天,她突然给我分享了一个链接,点开来听,是已经哭过的抽泣声,一口笨拙的普通话 :
我想努力爱我的两个孩子,但我没有做到很好的对他们的看护,直到我的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对通知书欣喜若狂,听到我的女儿跟我说:“妈,你猜我被哪个学校录取啦?”我的心很沉很沉,一直到海底,我知道,从她的眼神中就看出,一定是被很远很远的地方录取了,因为她要过我没有想过的生活,暑假一眨眼就过去了,我没有主动给她收拾行李,我在拖延时间,把我能够拖延的时间拖到最后……
我想努力离家远一点,而母亲却在想办法多留我几天。
可就算和家人在一起时,我们也常常忘了好好陪伴,直到再次离别,才会有万千感慨。
三十分钟的纪录片:《俺爹俺娘》中有这样一幕 :
有一天晚上,“我”要回去,母亲说:“天太黑了,我给你拿手电照照亮。”
乡里曲曲折折的小路,四周一片漆黑,前方一眼望不到头。
她把手电照到这个小路上,我就沿着光线往前走。
我越走越远,路上的光也越来越淡。
我觉得母亲已经回去了,但我猛一回头,看见那束光还在晃动。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在那束光后面,就是我娘。
这个场景,与我们的父母有太多的相似,那束光后面,是每一次离别他们留下的牵挂和不舍。
但离别,从不会被迫停止。
03
元宵过完,我们又要分开了,父亲在外地上班,我在重庆上学,家里是牵挂着我们的母亲。
但当我一个人拉着行李箱穿梭在车站或机场时,从来都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反而心里挂念的是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和在家的母亲。
我总是把自己当成巨人,把父母看做内心最应该守护的宝宝。
听到父亲的工作有时会很危险,我的心会突然皱缩成一团;
前两天母亲在路上骑车又摔倒了,虽无大碍,但我总要在心里暗暗责备自己没有提前多提醒她几句。
我太怕失去他们了!
我不敢想象不在父母身边,又突然失去他们的疼痛会让我变成什么样子。
弟弟好朋友的母亲半年前服药而逝,具体原因我不清楚,我只知道的是,8岁的他,以后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葬礼上小男孩天真地趴在棺木上,扭头问大家 : “妈妈怎么躺在这里?她什么时候醒来?”
她永远不会醒来了,以后再哭,再闹,再犯了错,也再也没有妈妈的呵斥或安慰了。
失去和离开,从来不给人做心理准备的。
而当自己的父母尚在,我们又无能为力的年纪里,能做的,只有尽力陪伴,关心和祝愿。
04
所以就算过年再冷清,我也要回家,因为不想错过和父母待在一起的任何一段时光。
而我每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一年健康平安。
只有父母健康平安,我才能在学校心定气闲地努力;
才能在面对挫折时有披荆斩棘的勇气;
才能心安理得地和朋友谈笑风生。
父母安好,是我一整年能够云淡风轻的基础。
过年时,我能做的就是用仅有的假期陪伴他们;
过年后,等到再次拉着行李箱站在车站的那一刻起,我只能虔诚地在心里默默祈祷 :
好运啊好运,请先保父母今年健康平安,下一年的,我再慢慢积攒。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