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谋士如云的时代,能人数不胜数,不过我们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天下大势,用极强的宏观意识与长远的战略目光俩指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引领己方军队获取最终胜利的谋士真的少之又少。在那个时期,只有八人符合上述的条件,可以说是战略家。
1、荀彧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臣,曹魏集团统一北方的战略方针均出自荀彧之手,包括有:兖州时期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力主“奉迎天子”,形成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先定徐州,布局关中,后与袁绍决战;先除袁绍残部,后取荆州刘表。荀彧运筹帷幄,曹魏集团沿着其制定的战略方针不断取得胜利,无怪乎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2、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战略家,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他的“隆中对”成为了蜀汉集团的建国方略,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具有典范价值。不过诸葛亮先取荆、益二州与曹魏、孙吴形成鼎足之势,继而结好孙吴,图取中原的战略思想却只实现了前半部分。只因诸葛亮太忽视孙吴集团的利益诉求,孙吴绝不会坐看蜀汉一家独大。
3、毛玠
在曹魏阵营里,毛玠得说是贡献谋略比较少的谋士。但他却颇具战略眼光,向曹操提出了成就霸业之道: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曹魏集团彻彻底底地执行了这项战略构想,既有了政治优势,又有了经济基础,天下三分曹魏有其二从此起步。
4、鲁肃
鲁肃在刚投奔孙权时便提出了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这成为了孙吴一以贯之的治国方针,即:先灭黄祖,再取荆州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吴不惜弃孙刘联盟于不顾而袭取荆州,其实也是在执行鲁肃的战略思想。
5、郭嘉
郭嘉是曹操的“奇佐”,他的奇谋中也不乏战略构想。在袁绍势强,曹操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从战略角度入手,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振作了曹军斗志,还为曹操拟定了远期的作战目标——清扫周边障碍后与袁绍决战,以及近期的作战目标——东取吕布。
6、法正
法正向刘备献上的速取汉中之策,彰显了法正的战略眼光。公元217年,法正向刘备献计,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未继续进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张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应该立即发兵夺取汉中。且告诉刘备夺取汉中的意义: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蜀汉顺利夺取汉中,进能攻,退可守,蜀汉国祚因此而延长。
7、沮授
沮授是袁绍属下极其出色的战略家,他为袁绍谋划天下之时,既有长远的战略构想“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又有实现这个构想的具体步骤:
1、以冀州之众,发兵向东,扫除黄巾
2、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
3、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
4、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只可惜,袁绍只实现了后面这个构想,没有听从奉迎天子的意见,被曹操抢得了先机。
8、周瑜
美男子周瑜羽扇纶巾,是谈笑间就能让曹操大军樯橹间灰飞烟灭的英才,战略层面自然不逊色于别人。赤壁大战后,周瑜曾经想孙权阐述过:趁着曹操新白无力南顾,刘璋暗弱,应进取巴蜀,袭取张鲁,接援马超,还据襄阳,以图北方。令人叹息的是,周瑜英年早逝,理想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