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能等待

    “我是理科老师,不像文科老师那么会书写!”“我的文笔不好,写不来,所以不敢动笔!”……这是老师们被问及为什么不写作时最普遍的回答。诚然,很多理科的老师文字功底不够深厚,表达困难,但其实身边有不少的语文老师也不写作,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们喜欢找借口,要么没有想好写什么,要么没时间写!都说名师是写出来的,那为何大家不写呢?

    因为自己没想清楚写什么!都想着等自己想清楚了再去写,可不知道的是,你根本就没法想清楚。

    翻看自己的写作记录,有的文章,写了短短的一段话,后面便不知如何发挥了。就这样搁置下了一两百条了!发出来的文章与没写出来的文章相比,篇目数量相距太大了。

    作家杰克.伦敦说过:你不能等灵感来找你,你得拿着棍棒去找它。

    是啊,我们怎么把那些搁置的话题和文章给完善了呢?

    那便是先干起来,只要干起来了,你就成功了一半。先写,哪怕是前言不搭后语,先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完成是首要的,完美是最后终的。因为,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作家,他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写出完美文章。

    鲁迅写完《藤野先生》,修改了160多处;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5次;海明威写《老人与海》改了200多遍才付印。可见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我们不一定要等自己有了好文采,才去写作。因为就教师写作的内容而言,与作家的写作内容不一样。教师的写作主要是记录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教育随笔等。南京的优秀班主任陈宇老师作为化学老师,已经出版专著多部。上海的万玮老师,作为数学老师,所著的《班主任兵法》影响了不少班主任老师。

    可见,文笔的好坏,不是评价以前教育类文章的首要条件。

    好的教育类文章,需要作者要么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要么有了比较成功的实践,要么有过比较失败的教训。总之,做的好是写的好的前提。

    总之,写作不需要等待。只有当我们做起来、想起来、读起来,有了积累,最后才可能写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