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你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你应该得到的东西也就会慢慢的来到你身边。
比如我知道有一位师兄,大一时加入学生会,成为了一名跑腿打杂的小干事。因为是小干事,在重大的晚会活动里跑上跑下,做过苦逼的搬运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挑灯夜战,把策划书改了一遍又一遍;很忙的时候,甚至可能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虽然很苦很累,但因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师兄不愿意将就。
大二时师兄因为工作出色,成功竞选成为主席助理。做学生工作,虽然很累也很受委屈,但看得出师兄也是乐在其中。在一场活动中,有幸进入师兄负责的工作小组,近距离的感受他对学生工作发自内心的热忱。他会注重每一个细节,力求以最多的努力办最好的活动。也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以身作则,做好工作。在我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跟着我们这群小朋友做苦力话。我们的工作小组一开始有充足的人手,但越到后面,越没有人干活了,因为这时候已经是6月份,进入考试月,很多人都想着去备考复习,根本就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面。做学生工作,全凭一份责任心,如果别人不想做事,你是无法强迫他们的。毕竟你的身份只是师兄师姐,而不是给ta发工资的领导,小朋友若是没有工作积极性,自然是不能勉强的。大一做学生会干事的时候贴海报、挂横幅,到了大二,成为一名主席助理,还是跟着大家一起做苦力活,没有因为自己是“学生干部”而自鸣得意,用谦恭的姿态面对工作,和大家一起成长。
后来,师兄进入大三,离开了新校区,回到老校区。在老校区,因为大三的学生是最低的年级,师兄又一次毫不犹豫以“新人”的身份加入了老校区的学生会。从新校区的学生会干部,到老校区学生会的“干事”,没有身份转变带来的落差感,有的是再次回归学生会工作的喜悦。在老校区,师兄的负责学术讲座的工作。老校区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举办好每一场讲座是好学的莘莘学子对学生会的期待,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手如此重大的任务,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举办好每一场讲座,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每个有使命感的学生干部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也只有带着使命感工作的人才能够在学生组织里坚持一年又一年,使命感这种东西,外人也许觉得太虚无缥缈,但对有理想、有梦想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师兄在校内任职的同时,还是省学生联合会的干部。两年学生会工作经历,沉淀的是底蕴和实力,师兄在省学联干部选拔上脱颖而出,出任省学联某部门的干部,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继续自己的逐梦之旅。这一年,通过师兄的朋友圈,知道师兄每天都在过着忙碌的生活,经常看到他因为工作原因,从一个城市跑到另外一个城市,有的时候,半夜三更也能看到师兄的朋友圈动态,大多是对工作的感悟和总结。每当这时,就赶紧给师兄点个赞,因为这种强度的生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挺过来的。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辛苦和劳累,在其他人都在宿舍里吹着舒服、凉爽的冷气;惬意的看着电影;悠哉的玩着游戏时,他这时候可能刚刚结束工作,一天下来,又累又困。还不得不苦逼的赶地铁、公交回学校,而且很可能是全程站着回校,辛苦奔波一两个小时才能回到学校,这么折腾的生活,一般的人根本无法坚持下来。
大四那一年,虽然师兄为期一年的学联干部任职时间已经到期,但我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老天不会亏待每一个奋力逐梦的人,我知道师兄还会有其他的方式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后来学生校长助理的公众号推出了新一届任职名单时,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预料之中的结果呈现在我面前,我在上面看到了师兄的名字,也相信师兄会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衷心的祝福他。
大四的下学期,师兄参与年度人物评选,凭借着四年如一日的热忱,师兄用自己四年的努力书写了一段属于他自己的大学华章,用自己四年的坚持收获了实至名归的荣誉,成功的当选为校园年度人物。很多时候,荣誉是对一个人努力的肯定,是对有梦想的人的勉励,这份荣誉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肯定,这份肯定又会成为他们不断努力,自我超越的动力。
每一个人,只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成果的那一天,如果还没有看到希望,也请再咬牙坚持一下,也许下一秒就会有转机。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就会慢慢的来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