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很不好!
看起来是乱七八糟的事情搅和在一起导致的,其实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上面的这两张截图,里面是孩子们的线上学习测试的成绩,这从前到后的巨大差距其实就是每个孩子学习状态和习惯的客观反映!
儿子的成绩也在其中,如果按人数平均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勉强处于上层的末端区域。也许从中下层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的,但单独拿出来看各个科目以及与上层顶端的相比,差距是巨大的,总分有好几百的距离,单科分数更是惨不忍睹。
这种差距令人压抑窒息,内心充满了屈辱感,甚至也有一种委屈。反复思考原因,衣食住行、家庭气氛、学习用品、言传身教、交流沟通、督促提醒……,各个方面都在无微不至地努力做,为什么却得不到理想的回报!发愤图强、刻苦勤奋、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就这么难吗?
如果孩子认真刻苦地学习,哪怕就是考了班级最后一名,我知道,作为父母也应该抱抱孩子,鼓励他:孩子,不要难过,你已经尽力了,我们支持你!但,如果孩子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反复鼓励引导下,还是存在时间抓不紧、态度不认真、精力不集中、标准不高、不求甚解等这样那样本可以克服的问题,并且因为这些问题导致表现不好,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应该继续苦口婆心的开导鼓励,还是恨铁不成钢地批评呵斥,还是歇斯底里地破口大骂,亦或是简单粗暴地棍棒相加……?
其实说复杂也简单,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老师、家长、同学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自己奋发图强、知耻后勇、持之以恒,才是进步的关键。自己内在不上进不图强,别人的外力是无法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毕竟学习是需要自己用心用脑学的,别人是无法替你完成学习的!
现在吃的每一点苦,都会积攒转变成将来许多的甜;现在的每一次享受,都会慢慢演变为将来很多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