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李忠秋老师的得到精品课《有效训练你的结构性思维》学习心得。
前些时候碰到一个自动扫描的问题,需要对话框自动录入扫描枪内容。试了各种方法,模态对话框加定时器,模态对话框加线程,非模态对话框加定时器,都没有效果。调了一个星期,到最后期限了。后面同事从对话框本身的属性入手,上面的控件也可以调整各种属性,结果一天的时间就实现了基本的功能。这也是我以前不曾了解的方法。
其实,现在想来。当时的想法集中在对话框和外部的关系。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只是第一层次,在模态和非模态对话框的基础上,窗口和控件还有很多属性。只需再深入一层,就会找到突破口了。
这也是没有结构化所遇到的问题,一味的来回从外部找突破口。如果提前对方法分类,有层次的进行一步步验证,相信很快能解决。
结构化思考力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结构化思考力呢?
简单来说,结构性思维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
如下图所示,把问题当做结论,依次列出不同的方面(理由),再在寻找每一方面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做可以把问题和信息方法有序的列出,不容易遗漏。如果只是一堆的信息,不进行整理归纳,就会抓不到重点,看不到整体,容易陷入死胡同。
如何做到结构化思考呢?
大体可以分为四步:
一、识别筛选信息
一般的信息可以分为结论,理由和事实。事实可以得出理由,理由可以推出结论。在事实上要注意可靠性和准确性。这就涉及到具体的数据报告等。
二、归纳整理信息
其实就是对众多信息的分类处理。这里介绍来自麦肯锡的MECE五种分类法。
1.二分法
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就是把信息分为A和非A两个部分。比如国内,国外;自己,他人。也可以说是逆向思维的一种精简版,使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考虑全面。
2.过程法
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对信息进行分类。过程分类法特别适合用于在对项目进展和阶段的汇报中。
在我工作中,客诉会议讨论时,就是按照发生原因,流出原因到发生对策,流出对策来进行的。在整个流程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
3.要素法
这种方法用于说明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
可以结合问题开头我举的那个事例。将问题分为对话框和对话框外两个方面。对话框可以分为模态和非模态。再深一层次就是窗体属性。当时就是属性这个要素没有分析到位,导致迟迟无法解决。
4.公式法
这就是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比如,销售额=单价*数量,这里就是把销售额通过公式拆解成立单价和数量。
5.矩阵法
这种方法也比较常见。比如我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分成以下四种:(1)重要紧急(2)重要不紧急(3)不重要紧急(4)不重要不紧急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二次二分法:从不同维度使用二分法,然后交叉组合就可以了。
MECE的好处不仅是让你把信息分类,还可以激发的全方位思考,找到不同的角度。
三、提炼概括结论
这里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如下图。
1.归纳法
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特征。要注意的是确保罗列的要点是全面的,否则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找同类事物的共性时,可以使用下面两种方法。
(1)描述性概括——找出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2)行动性概括——找出事物结果的共性。不同事件要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演绎法
把思维的推演结构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一般大前提是事物的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这其实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就是将某一个事实与对应的某个规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四、清晰的表达信息
清晰表达的四原则是“论,证,类,比”。如下图。
论:结论先行。想要表达的思想最好放在开头
证:也就是以上统下。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比必须是它下一个层次要点的总结概括,直到最后一个层级的内容是客观事实或数据为止。
类:归类分组。具体如何分类可以参考上面讲的MECE五种方法。
比:逻辑递进。所有要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上面四原则实际也符合我们结构思维的金字塔结构。
纵向上,顶层是总结论,然后支撑结论的要点层层下分,直到客观事实和数据;横向上,每一组要点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分类,彼此也是有逻辑关系的。
以上四个步骤看似复杂,可以简单归纳为筛选信息=》分类=》总结归纳=》表达四步。当然,前期需要刻意练习,按照步骤进行,可能会感觉事情变得更麻烦了。
但对于复杂问题,这恰恰是高效的方式,让你跳出繁杂的信息,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当你能熟练运用后,就会发现思维上的飞跃了,事情从未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