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活着》是我从淘宝上买来的,拆开包裹的时候先看到了书籍背面的这个沧桑男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错,就是我们此书的作家—余华。试问第一眼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想法呢?

我想的是他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呢,那么为人所称道,我是不信的。现在看完了这本书,再看余华大爷觉得顺眼了很多,果真是人不可貌相。你说作家们是如何把笔下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头脑里勾画出来的呢,他们的大脑构造与我们常人大概是不同的吧,是更加曲折复杂如同迷宫一般的吧。才能写出那么情节丰富饱满的作品来,所以他们为人所称道。(没错,我就是很羡慕能写出这么棒作品的作家)

说完了对作者的印象,现在来看故事吧,刚开始看《活着》的时候,书里的第一人称是这样评价福贵的—他“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的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的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大部分人被问起过去应该都是记不清细节了吧,就算仍然记得某些精彩的瞬间,却又缺少讲述自己的能力。

福贵是个不一样的老人,开始通过他的讲述你只觉得他平凡,甚至有点可恶。但慢慢他从富贵到潦倒,先失去了家财又失去了亲人。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地位的变化,自然的点头哈腰。总让人觉得这么识时务的一个人,后面会再发达起来吧。可故事却并不是这样,作者用福贵的一生告诉我们活着可能面对的各种场景。活着不易,每当到达一个看似圆满的生活状态时接下来的就是失去至亲的打击。生活充满了意外,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电视剧那样有个圆满的大结局,后面会发生的事永远是不可预料的。生活就像戏台,我们就是戏子,到底是谁在书写人生这个剧本。你又是否能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最后剩下的如果只有你自己,连一头和你一样的相依为伴的老牛都没有,你又会怎么活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感情,过了很长时间,安静和自己相处时,才稍微明白了一些所谓“活着”的...
    马小妮的自圆其说阅读 7,349评论 0 23
  • 《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余...
    郑老板阅读 7,363评论 1 88
  • 读《活着》时,书中的文字过于沉重,却又让我不得不在余华的叙述中深陷。我喜欢活着这个名字,充溢着压抑的活力和黯淡的温...
    冬晛阅读 1,924评论 0 0
  • 周六 晴 中午吃过午饭,和两个宝宝在床上玩毛绒玩具。大家都玩的很高兴,两个宝宝也有互动。可是玩着玩着,大宝...
    戴骁勇阅读 1,586评论 1 0
  • 今天陪同廖杏娥老师,进行了《生命教育》第四模块——人与生命的中期督导活动。 在平和双语学校,我们共同听评课了两节生...
    兰海123阅读 3,85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