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泽头中学 鞠雪飞
本文944字,阅读约需3分钟。
能管好自己嘴巴的人,是了不起的人。一者看他的身材,可窥其是否自律,能否管住嘴;二者听其言,言为心声。语言透露的是一个人的性情、修养、品行,话要好好说。
读完了王玺的《当人生艰难时刻来临时》一书,我这样想。
“记得有一次和一堆同行聊天,其中几个人你投射我我投射你地争来怼去面红耳赤,我实在忍不住了,说道:‘我们可以正常说话吗?’”
注意此处的用词是“我们”,而不是“你们”。“我们”是一个团体的伙伴,而不是“我”独善其身地站在“你们”的对立面,去指摘“你们”的错误。这样说,才不会激起对方的强烈反抗:就你好,就你对,我们都错了?
有时候,不说也是一种智慧。
《对不起,我的妈妈还没有长大》一文中,14岁的女孩一年多不说话,不上学,天天枯坐家中。第一次咨询,她不说,“我”也不说,时间到了,女孩轻声说:“再见。”第二次咨询,还是不说话,“我”也不说,女孩轻声说:“再见。”第三次咨询,彼此还是不说话。快结束的时候,她突然开口:“您为什么不说话?”“我”轻声说:“我在等你。”她说:“您刚才睡着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做回忆状:“呃……”她说:“我听到你您打呼噜了,声音很轻很轻。我的耳朵特别灵。”“我”不由笑了:“你耳力可真好,我本来还想掩饰的。”她抿嘴笑了。这一笑如花绽放,可把“我”激动坏了。慢慢地了解到,女孩用不说话、凡事都慢腾腾来表达反抗,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相对安全、不被侵扰的空间。
原来,沟通有时候可以这样。你不说,我也不说。这不是执拗,不是较劲。而是一种耐心地等待,是一种真诚地相信。连续三次的咨询,咨询师忍住不说,管住了嘴巴,更管住了情绪。沉默,也是一种沟通。做家长、做老师的我们,往往就是太急于说,太急于灌输了。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行为,是好好说话的最高版本。
一对情侣在大街上吵架,女的怒吼咆哮,男的木然呆立,束手无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走到那男子面前,对他说:“你去,抱住他,什么都不要说。”开始他将信将疑,我以目光鼓励他,于是他真的走上前去,一把紧紧抱住那个愤怒的女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先前母狮般狂吼的女子倒在他怀里号啕大哭……
此时无声胜有声。当暴雨般的情绪倾泻而来时,用语言的大盆是很难接住的。一个拥抱,才是止住汹涌的息壤。
请好好说话。我们的嘴,就是我们的风水。
2022年7月3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