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5.02.20
迷恋一本书就像迷恋一个人一样,有的时候会无端的想这个作者是什么样子呢,想的是她是不是像她的文字那样的清新婉丽,最好是那种有绝代容颜的。或许是在我的印象中美女应该是才女吧,以为的是那样的容貌要不是配上才气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就开始喜欢那些以艺事人而不是以色事人的姬们,那是乱世,那么乱世就有乱世的活法,把别人看不起的职业作出艺术来就是贡献了。
所以现在的我一下子发现了我为什么喜欢安意如的文字了。本来读的是安妮宝贝的书,可是太贵了,所以就决定在某个周末带足干粮到书店呆两天,把她的书一下子消灭吧。可是又有点害怕,因为她的书是适合在睡觉之前慢慢看的,不是那种囫囵吞枣可以消化得了的,所以还是需要我哪天又发狠吧,把她的书都般回宿舍吧。
现在的桌子上堆了安的三本品读古典系列,看完了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说的是离别与相逢的故事,这个名字来自纳兰容若的一首词,因为他对容若的喜欢,就有写了一本《当时只道是寻常》,写的就是这个她极为推崇的清代才子的词的故事;当然最难懂的是这本《思无邪》,写的是《诗经》,不是孔子说过的诗三百,曰:思无邪。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新浪的读书频道看一下这本书。不过我认为最好的读书还是看在纸上的东西,捧在手中真的有那种很强的使命感与成就感,就算是从电脑上打印的也不如真正的书来的踏实,或许这也是个人的一种爱好吧。相反的我对盗版却是很欢迎的,因为许多的书实在是太贵了,而从图书馆借的话,却这能够来看却不能够拥有,就像那句话吧,可远观而不可以亵玩亦,好东西得不到也是一种另人痛心的事情。
也曾想过,是否可以用自己的笔来抄下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文章。开始的时候是信心满满的,我不知我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所以我在大多数的时候选择的都是盗版,在这里说一声:我有罪。
最喜欢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因为它还买回了唐诗三百首,因为它去图书馆借了许多关于唐诗的书,虽然它并不是单单说的是唐诗,可是这却让我有了这样的机会来全面的了解唐诗。也是一种幸运吧,唯一遗憾的是,诗后的故事往往有残缺,也是安解决不了的吧,她不能把作者的生平都写下来的,只能说那些有大关系的。
读安的文章是一种心的放松,就如她说的那样,“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园走出时,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有这样心境的人是极适合来写文字的,读的是那种淡然与镇定,品的是几千年的诗词,道出的却是小女子的细腻情思。好像音乐吧。好像电影吧。
许多的人在默默的唱着自己的歌,安静的听自己的声音。有的时候我就很偶然的发现这些在角落里的歌曲,里面是难得的安静,是静静诉说的那种哀伤,但却直进入你的心扉,让你欲罢不能。很佩服这样的人。
高中的时候看的书的作者说他或她看了很多的影片,听了很多的音乐,于是自己开始期盼自己也开始这样的生活,我的灵魂真的应该属于我心中的世界,属于我用心看到的世界。可是我现在的生活却不是那样的,恐是我忘了他们或她们是中文系的吧,研究的就是这个,于丹也是中文戏的吧,可以早课堂上讨论诗经之中植物代表的意思,可以一天只看一个人的电影然后写下自己的影评。
想要做很多的事情,有的时候还没开始却又开始做另外一件了。我乐此不疲,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实从我专业的眼光来说书非常的不对的。可是自己就是喜欢那种桌子上摆满了书,虽然不是都能看的了,或者一下子想起了什么就把另一本书也翻出来,或者跑到图书馆借回来。脑子很小,有的时候联系的是多了就不能记下来了,想到的是把它们都抄在一起,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于是,还书的时间总是迟了,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