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一句话说,一个人一生中会有200次想到要辞去工作,400次想到离婚。当初听到这句话很是震惊,怎么会这样呢?
后来参加了工作,结了婚,想一想还真是有点道理。哪一个不是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被婚姻生活搞得很无理无趣呢。
最近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才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婚姻生活做一点反思了。美国人从高中时代就开始谈男女朋友,在结婚前谈过几个男女朋友的人是很多很常见的。
这一定程度保证了他们婚姻的质量,也让他们的婚姻生活有比较的稳定。可就是这样,到后来也慢慢的有许多人离了婚,据说美国人的离婚率也有百分之四五十。
可这部电影宣扬的主题是什么呢?女主人公跟男主角那么情投意合,为什么没有跟他走呢?还固守在自己平淡的生活里呢?
大概是在宣扬一个女人对家庭,对子女的责任和爱,为家庭和子女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和坚守。人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而活,必须有一种家庭和道德责任。
在我看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女主人公羡慕男主人公的在外面的这种漂泊的生活很有趣,觉得他的人也很有趣,但是真要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几十年,再有趣的人也会变得似乎没那么有趣,到后来也会厌烦动荡的生活,变成羡慕一种安定稳定的生活。当初的羡慕会变成后来的反悔。
我们的日子都是从激情开始,终归平淡,后来变得婆婆妈妈而琐碎的。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为爱而疯狂,放弃自己原来的家庭的情人。他们因没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祝福,大多数都没有好的结果,以悲剧收场。
这就是《廊桥遗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不要为了一时一事的感觉,就抛弃家庭放弃责任。婚姻是一份长期的坚守,一份默默的忍耐,爱和付出。
没有人能够靠激情过好一生。